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新能源车:“弯道超车”难在哪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文汇报    2013/4/24 10:56:55  我要投稿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新能源很美,但看上去又有点远。

本届上海车展上亮相的91辆新能源汽车中,自主品牌35辆,国际品牌56辆。而5年前的2008年北京车展上,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是国际品牌的两倍。颠倒过来的数量对比,加上技术路线的纠结和落差,都表明我们在新能源领域“弯道超车”的愿望并没有实现。

电动车销量还很小

自主品牌总共35辆新能源展车中,主场作战的上汽集团就占了5款,涵盖了纯电动、插电式强混、燃料电池等主要技术路线。其中,去年年底上市的荣威E50电动汽车已销售了238辆。上汽新能源汽车事业部总经理干频告诉记者,这当中100辆为私人购买,138辆走的是汽车租赁市场。

不过,目前市场上荣威E50却很难买到。干频解释,这最主要的原因是国家政策去年年底就到期了,6万元的国家补贴取消了。他预计国家肯定会继续出台政策,但眼下还是要由企业来垫付一部分补贴。因此,只有等新的政策出台之后,才会继续扩大E50的生产和销售。“总体来说确保今年销售500辆,力争销售1000辆应该没有问题。”干频表示。

但从车展展出的车型来看,除了荣威E50、赛欧SPRINGO、吉利帝豪EC7电动汽车、戴姆勒和比亚迪合作推出的腾势电动汽车以外,多数厂商的纯电动车型距离量产还有一定距离。而一些打着电动车概念的合资自主品牌车型,大多数是为了迎合政策才推出的。而这也大致符合眼下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2年电动汽车共售出12791辆,约占当年全部汽车销量的0.7%。但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2-2020)》里,我国确定的目标是2015年新能源车累计销量达50万辆,2020年达200万辆,从目前的发展势头来看,要完成这一目标似乎有些不太现实。

混合动力摇摆不定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混合动力车又开始走俏。

在车展现场,记者看到,以往电动汽车的忠实支持者日产带来了混合动力车型,本田展出了三款混合动力车。而一直是混合动力车倡导者的丰田汽车,推出了专为中国市场开发的新款混合动力车Yundon-Showanchin II。董事长内山田武表示,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混合动力车无疑将成为必要产品。内山田武被誉为丰田最受欢迎混合动力车普锐斯之父。

但遗憾的是,国内企业在这方面的技术储备不足,而且在技术发展路线上一直摇摆不定。

2008年开始,国家开始大力推行新能源汽车新政。不过2010年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由科技部、工信部共同主导变为科技部主导,技术路线也调整为“以纯电动车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大力扶持纯电动车的发展。然而,几年实践下来,似乎市场和消费者并不买账。

摒弃急功近利心态

其实,在业内人士看来,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还远未到尘埃落定的阶段,应该鼓励百花齐放。但在之前广为流传的“弯道超车”等口号刺激下,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纷纷上马,浮躁之下,良莠不齐。

当时提出“弯道超车”的人认为,我国在传统内燃机汽车技术方面,赶不上发达国家了,可以利用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自主品牌通过“弯道超车”实现跨越式发展。还有人认为,新能源汽车对传统汽车的替代可能是本世纪全球汽车行业发展的最后一个“弯道”,也是中国整车及零部件企业仅有的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

但事实证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绕不开汽车工业在技术、管理、品牌等方面的长期积累。当前新能源汽车、特别是乘用车产品,离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比如,目前新能源汽车整车开发以改装为主,只是在现有车型上更换动力系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新能源汽车。而关键的“三电”——动力电池、电机、电子控制等关键零部件性能尚有较大差距,系统集成能力不强。同时,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制造装备和试验测试设备基本依赖进口,国内企业尚未打通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链的“任督二脉”。

在分析师贾新光看来,无论选择什么技术路线,无论是否“弯道超车”,关键需要国内企业摒弃急功近利的心态。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