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物联网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当中,近几年一直处于高处增长的环境之下,但在产业繁荣的背后,还存在较大的发展问题。
2012年2月14日,工信部发布《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要求,十二五期间要培育和发展10个产业聚集区、100家以上骨干企业,预期到2015年,初步完成物联网产业体系构建,形成较为完善的物联网产业链。主管部门将在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环保、智能安防、智能医疗、智能家居等九大重点领域开展应用示范工程,力争实现规模化应用。
时间前进到2013年,2013年2月商务部发布了《“十二五”时期促进零售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要加强科技和信息技术应用,加大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在零售业的应用,加强冷链配送、共用托盘、信息管理等技术或设备的研发与采用,开展“智能商店”试点。另外《意见》还明确,要加大零售业财税金融支持,在零售业落实内贸领域相关财税优惠政策,清理和整顿不合理收费,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同时,在2012年中,我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已达到3650亿元,比上年增长38.6%,有关人士预测,物联网的市场将在3年内达到5000亿的规模。当前如果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速度,3年达到5000亿并不仅仅是个想法而已。不过虽然物联网产业规模正在持续发展,但是目前产业还面临三大问题,亟待解决。
产业泡沫依旧存在
今天的物联网就像1996年到1999年的互联网,大家做的都是一些基础设施的工作,是一些初级的应用。现在的物联网还处于一个局域网的、片面性的、分散性的阶段,并没有形成一张广域的、全局的网络。这是它的一个发展阶段,必然会带来很多问题。
回到互联网,真正成熟的时候,恰恰是2002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因为那时候把一批没有发展能力,没有长期用户需求的企业淘汰掉了,能熬下来的都是能够符合客户需要的。物联网恐怕也逃脱不了这个规律,因为物联网比现有系统复杂几十倍。如果一定要现在说哪个领域能先发展,未必见得。从企业来讲,必然会有这样一个自发的淘汰过程。物联网只有先进入“泡沫期”,然后才会进入繁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