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好景不长,省交通运输厅新出台《石浦港区总体规划》,对石浦港作业区进行明确划分和保护,原定方案与雷公山作业区发生冲突,要求修改原方案,将跨海线迁出该作业区。但由于受海域地形、气象条件、通航船舶密度、建设成本、线路运行安全等多方面因素制约,跨海线路通道改迁困难重重。为此,宁波象山供电局积极争取,多次主动沟通省市交通港航部门,申报了线路通道向雷公山作业保护区西移260米的调整方案,减少影响,并同步完成了施工图的设计和土建、设备招投标工作。2010年1月,省交通运输厅批复同意新路径方案。
排除万难跨海架线岛上建高塔
“上面怎么样?”“确认了,一二三,收紧!”1月上旬的一天,象山石浦港区老鼠山岛上的浓雾还未完全散去,笔者从石浦渔政码头坐了20多分钟的船,来到110千伏鹤浦输变电工程老鼠山到鹤浦段跨海架线施工现场,看到电力工人正在用机动绞磨进行紧线操作,虽然气温在零下,但现场依然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跨海架线是整个工程中最难环节,多变的海面环境,又恰逢冰冻雨雪季节,可谓雪上加霜。最费力的就是放线,作业人员借用渔船把又细又轻且强度高的特制绳放到对岸用于牵引,在对岸暂时固定住后,再接通钢丝绳,最后连接导线。时间一长绳会沉入海里,遇到涨潮退潮,还会漂移方向,最远的一次偏了200多米。
铁塔建在岛上,塔材的运输也费不少周折,光一基老鼠山的高塔就需要200多吨的塔材,用运砂船分4次运送,每趟航行时间40多分钟,从卸下船到运上岛,整整花了10天时间。海风刀割般刮在脸上,不一会就被冻得僵。“这就成冰棍了?那塔上面,风要大十倍,气温要低十倍,上来感受一下啊,呵呵。”看见已经冷得麻木的笔者正蜷缩着身体,刚从百多米高的铁塔下来的施工人员小林不停搓着手调侃说。离塔不远处烤着一堆火,大家轮流下来回暖,再上塔继续作业。据了解,天气好时,作业人员7点就开工,若遇低温雨雪天,海岛上就起浓雾,只能等到8点、9点。作业期间海上封航,而下午4点要恢复通航,必须抓紧时间干。
从2010年的3月,经过5年多时间的努力,宁波电业局、象山供电局克服重重困难和阻力,完成了鹤岛变所址三通一平工作,促成鹤岛变工程项目在海岛落地开工建设。再到2013年的3月,三年艰苦卓绝的建设,电力工作者尽最大努力攻坚克难,营造良好电网建设环境,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进度,抓好项目安全质量管理,确保了工程的顺利建成和投运,宁波电网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