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方电力发展规划和智能电网建设方案的编制中,中国能建融入了许多最新的“智能”技术。2012年8月,中国能建编制的《韶山市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建设方案通过了国家能源局和国家电网公司的审查,该方案紧密结合韶山““红色圣地、绿色发展”主题,提出的各子项工程对智能电网最新技术和成果起到良好的引领示范作用。三沙市“十二五”电力发展规划针对三沙“三强”(日照强、台风强、降雨强)、“三高”(高温、高湿、高盐)等特点,提出了建设“智能、高效、可靠、绿色”的岛屿型多能互补智能微网系统……中国能建主持编制的多个地方配网无线规划及配网自动化规划等,为开展智能通信网、智能配电、智能用电、智能计量等众多关键技术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能建专门成立智能电网技术中心,作为智能电网设计领域的研发和归口管理机构;积极参与标准制定工作,编制了《智能变电站设计技术规定》等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开展了《智能变电站设计建设标准技术研究》、《智能变电站设计技术导则》等多项科技项目研究,完成了《智能电网调度/控制一体化技术支持系统调研专题报告》、《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调研报告》等多项专题报告,为国家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和发展策略提供高端咨询。
勘测设计勇挑“大梁”
2010年,中国能建承担了国内首个进入实质性建设的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中新天津生态城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的设计工作。这是国家电网公司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第二批试点中唯一的综合示范工程,也是目前唯一能体现“智能城市”概念的示范工程,涉及规划、生产、营销、科技、基建、通信信息、调度等各个业务部门,设计范围包括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及调度六大环节的智能化及通信信息平台,电压等级覆盖高压输网到低压配网的所有电压等级。其中,微网系统、智能变电站、设备在线监测系统、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用电信息采集、智能用电小区、智能供电营业厅等,都是国内首例。2011年9月该示范工程投运后,其电网实现了和有线电视、IP电话、互联网的相互融合,遥控、遥测、信息反馈的智能化能力,可做到从居民生活到公共设施、再到工业生产的全涵盖,集中展示了坚强智能电网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的特性。
中国能建设计了国内首批涵盖110千伏到750千伏不同电压等级的多个智能变电站和分布式能源站等智能电网相关项目。其中,西泾智能变电站综合运用智能传感、网络通信、实时监测、专家系统等技术,从主系统到辅助系统全面实现智能化。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在调研时指出,西泾智能变电站真正实现了“智”的跨越。广州110千伏尖峰变电站是南方电网首个“3C”绿色示范工程,也是国际上第一个由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一体化信息支撑平台、变电站驾驶舱、智能运动单元四个核心部分组成的“大二次”样板工程。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院长饶宏表示,“3C”绿色电网是南方电网公司对智能电网建设目标的最直接注释,尖峰变电站是极具代表性的示范工程。
此外,滨江变电站是中国能建设计的安徽省首座220千伏智能化枢纽变电站;郴州北湖200千伏变电站是湖南省第一座智能化全户外双列布置GIS变电站,也是首个磁光玻璃电子式互感器试点站和首个高边坡处理工艺示范站;陕西户县(新盛)变电站是国内第一座330千伏电压等级的智能变电站,也是国内首座全面实现变电站“状态可视化、操作程序化、检修状态化、运行智能化”的330千伏智能变电站;金华500千伏芝堰变电站是国内首座建成的500千伏智能变电站;750千伏延安变电站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的智能变电站……通过这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项目,中国能建在智能电网设计领域的水平持续提高,并获得多项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