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电网“三道防线”和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管理
记者:造成大电网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同步电网规模大小是否和电网事故有关系?对我国电网发展有何启示?
张运洲:我们对1965年以来140次国际大停电事故样本进行了分析,其中北美是停电事故频发地区,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发生多次大停电事故。究其原因,除设备故障与自然灾害是电网事故最主要的诱因外,系统保护等技术措施不当或处置不力是事故扩大的直接原因。
同时,电网结构“先天不足”是造成某些电网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如北美电网由各州、各地自发自然形成,缺乏统一规划,造成电压等级较为混乱;巴西电网缺乏合理的分区结构,受端主网架不强,电压支撑能力差。透过现象看本质,多起大停电事故的深层次原因是由于电网调度管理体制分散,协调管理与数据共享机制不畅所致。
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来,国际上发生的22次大停电事故(损失负荷超过500万千瓦)中,巴西南部—东南部—中西部电网、印度北部—东部—东北—西部电网、日本东部电网、北欧电网等都发生了大停电事故,这些同步电网的规模都小于我国华北—华中、华东或南方等同步电网的规模。从地理上看,同步电网覆盖面积最广的俄罗斯从未发生损失负荷超过500万千瓦的大停电事故。因此,大电网事故与同步电网规模和范围没有必然联系。
我国三十多年来未发生大停电事故的经验主要有两条:一是技术上建立了可靠的电网“三道防线”,二是体制上始终坚持电网的统一规划、统一调度和统一管理。由此可见,确保大电网的安全运行主要取决于电网结构是否合理、安全防控措施是否到位、不同电网调度之间是否建立信息共享与高效协调的运行机制。展望未来,我国应加快构建大电网安全综合防御体系,充分发挥大电网统一规划、统一调度和统一管理的体制优势,有力保障我国电网的安全经济高效运行。
新闻背景
何谓电网“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系统单一故障后,不采取稳定控制措施,必须保持系统稳定和正常供电;
第二道防线:系统遭受严重故障后,允许损失部分负荷,必要时采取切机和切负荷等稳定控制措施,应能保持稳定运行;
第三道防线:系统遭受特别严重故障后,导致稳定破坏,必须采取措施,防止系统崩溃,使负荷损失尽可能减到最小,系统应能尽快恢复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