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管理模式促进低压电器向网络化发展
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的生产、消费能源模式,形成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双向互动服务体系。多种输入数据,包括定价信号、分时计费、电网负荷情况,都要通过先进的管理软件,根据用户需求采用灵活配置的方式,促进用户参与电网运行和管理,并平衡用户对电力的需求。
此外,满足供求关系,减少或转移高峰电能需求、减少热备发电站、进一步提高电网节能效果并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这既需要开拓新的运营管理模式,又需要具有双向通信、双向计量、能源管理等网络化的低压电器产品及系统的支撑,因此这些需求也将促进低压电器向网络化方向快速发展。
【链接】
智能低压电器具备四个特征
虽然到目前为止,国内外低压电器标准还没有对低压电器智能化进行定义。但被业界普遍认可的是,智能低压电器必须具有四个功能基本特征:即保护功能非常齐全、测量实时电流参数、故障记录与显示、内部故障自诊断等。通常,智能化低压电器比普通电器具有以下优点:
1.普通配电电器会使配电系统产生高次谐波,而智能配电电器能够消除输入信号中的高次谐波,从而避免高次谐波造成的误操作。
2.智能过载保护电器可以保护多种起动条件的电动机,具有很高的动作可靠性,如电动机过载与断相保护、接地保护、三相不平衡保护以及反相或低电流保护等。
3.智能保护继电器具有监控、保护和通信功能。
4.智能电器可实现中央计算机集中控制,提高了配电系统自动化程度,使配电、控制系统调度和维护达到新水平。
5.智能电器采用数字化新型监控元件,使配电系统和控制中心提供的信息最大幅度增加,且接线简单、便于安装,提高了工作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