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解决四川电力缺口,特别是枯水期缺电问题,新疆是最佳选择
-运煤污染大成本高,技术领先的“电力高速路”相当于“空中运煤”
一个共同的话题,一项共同的事业,同在一个酒店入驻的四川团代表王抒祥和新疆团代表张新老友相见,分外激动。
他们把这项共同的事业定义为“西部合作的一个里程碑,穿越2300公里的牵手”。这项事业就是“疆电入川”,从新疆到四川修建我国电压等级最高的输电线路±1100千伏特高压输电工程。
解能源困局大西北的煤和大西南的水互补
记者:两位是老朋友了,但在这里见面,很有意思。更有意思的是,通过我这个记者“牵线”。
王抒祥:我去过张总的公司,四川很多水电项目都用的是他的输变电设备,比如向上线、锦屏。即将上马的疆电入川也会考虑用他的设备。
张新:四川是全国电网建设的主战场,我们公司去年有20亿元的设备是为四川生产的。疆电入川将跨越2300公里,成为大西南大西北的能源通道。
记者:网友特别关心一个问题,四川有这么多水电,为什么要疆电入川?为什么是新疆不是别的地方?为什么不运煤要输电?
王抒祥:先说四川为什么需要外购电。四川能源构造的特色是富水缺煤、丰气少油,丰水期因为电用不完而弃水,枯水期则缺电拉闸。
随着产业向西、资本向西、人才向西、四川进入经济增长最快的时代,2011年,四川GDP进入“2万亿俱乐部”,“十二五”末期则要达到3万亿元。3万亿什么概念?对于一名电力人来说,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如广东、江苏、山东等省份在GDP到达3万亿元的时候,全社会用电量在3000亿千瓦左右,而四川去年全社会用电量是1750亿千瓦。测算一下就知道,四川电力供给到2015年将存在1100万千瓦以上的用电缺口。因此,很多人说,疆电入川晚一年,四川就会落伍多年。
再说为什么是新疆。四川周边省份和四川能源结构有同质性,无互补性。随着新疆大开发的实施,新疆的能源优势逐渐凸显出来。
张新:我来说说为什么输电不是运煤。新疆的煤从陆路运进四川的经济性不好、污染大,运煤发电是输电成本的2倍,尽管新疆与四川间隔遥远,但由于特高压输电技术日益成熟,提高了输电经济性,把“疆电入川”从不可能变为可能。
特高压输变电中国问鼎世界第一
记者:对于张总来说,这个工程是不是不仅意味着巨大的市场,也是一个创举?
张新:疆电入川对基础设施的拉动大概有200亿到300亿,其中设备占70%,你说市场多大。以前这个市场长期被西门子、阿尔斯通等国际大公司占据,中国企业没有发言权。现在不一样了,在这个领域,中国创造已经领先了。
记者:什么原因让中国领先?其他国家积极性不高?
王抒祥:有这个原因,很多发达国家资源分布都比较均匀,长距离输电的积极性不如中国。日本本来有很大的需求,但由于经济在近年来没有飞速发展,对用电没有提出这么快的要求。
张新:因为我们领先,所以只能依靠原始创新。特变电工(600089,股吧)特别重视创新,不断超越自己。以前的国际大电网会,邀请中国参加是种待遇,现在中国人不到场,这个会的价值会损失很多。
节约成本准备到天府新区寻找机遇
记者:听说德阳电缆是特变电工旗下的企业,是不是?
张新:是的。这个企业发展得很好。四川在搞天府新区,我们准备到四川投资建厂,和四川电力就近配套。我们为四川生产的设备占到我们产能的十分之一,如果能就近配套,会节约很大的成本。已经考察了双流。
王抒祥:欢迎你们到天府新区来。四川在发电装备上已经有很好的基础,但在输变电领域断链了,如果你来了,这个产业链就闭环了。
张新:特高压输变电确实是一项创举,相当于电力高速公路,实现“空中运煤”,将革命性地改变能源输送方式、产业结构,有助于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
王抒祥:让我振奋的是,“疆电入川”本来之前是国家电网的“十三五”规划内容,在2011年的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40多位人大代表提出尽快启动“疆电入川”的建议;在去年3月全国两会上,四川代表团又提交了呼吁加快“疆电入川”建设的建议,推动了该项工作提前一个“五年计划”。
目前,国家能源局、国家电网公司和四川省政府已把该项目列入电网建设总体规划和工作部署。一旦投运,将超过向家坝至上海的±800千瓦特高压工程,成为全球电压等级最高的直流输电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