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公司促请华中电监局制订了《华中区域水电应急减弃增发交易暂行办法》,办法出台后,华中区域弃水电量大为减少,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012年,四川水电外送最大功率接近1100万千瓦,相当于18台60万千瓦火电机组发电能力之和。
2006至2011年,分别实现跨区跨省交易电量252、277、215、279、436、378亿千瓦时,实现了跨越式增长。跨区跨省资源调剂力度的不断加大,为华中六省(市)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记者:未来华中电网确立了怎样的发展目标和路径?改革发展重点是什么?将采取怎样的措施来确保实现目标?
谢明亮: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的坚强智能电网,到2015年基本建成“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是国家电网公司确定的“十二五”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华中电网的发展重点是以四川水电大规模外送为契机,积极推进西电东送特高压交流电网的建设;立足华中东部四省能源资源情况及电力发展需求,依托北方火电基地的建设,加快特高压北电南送网架的建设;在大力发展特高压电网的同时,充分发挥“十一五”形成的500千伏西电东送、南北互济双通道以及500千伏中部主框架的电力交换能力,构建1000千伏电网与500千伏电网协调发展,安全可靠、经济高效、坚强智能的华中电网主框架。
为确保实现发展目标,我们将以满足华中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为根本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服务国家电网公司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一特四大”战略,推动转变电网发展方式,全面提升电网资源配置能力,大力促进节能减排,为区域发展提供安全、可靠、清洁、优质的电力保障。
记者:地方发展离不开电力。作为十八大代表,您怎样看待电力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谢明亮:经济要发展,电力要先行。电力供应是否安全稳定、是否充足可靠,既关系到地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也关系到人民群众正常生活,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充分发挥电力在地方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一是最大限度地提升电网安全保障的能力。要始终把电网安全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牢固树立大安全理念,强化责任落实和应急处置,确保党的十八大等重大保电活动万无一失。二是最大限度地提升电网优化配置资源的能力。要围绕“中三角”战略、中原城市群、长株潭一体化、川渝经济区等区域发展态势,加强电网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三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电网通道的潜力。加强电力市场分析预测,
科学安排电网运行方式,加大跨区跨省输电力度,积极为各省(市)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服好务。
记者:您对电力改革发展有何期待和建议?电力应该如何又好又快发展?
谢明亮:解决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能源发展方式转变,关键在于电力。实现我国电力工业又好又快发展,需要以科学、严谨、客观的态度,加强对电力改革问题的研究,需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电力发展规律,坚持在全国范围优化配置能源资源,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改善服务。
深化电力改革,应当立足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发展阶段、能源禀赋、行业特性,以科学发展为目标,以安全稳定为前提,以电价改革为核心,以提升服务为目的,加强统一规划,打破市场壁垒,转变发展方式,解决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按照“放开两头、监管中间”的思路,坚持一体化方向,以建立发电市场和售电市场为重点,构建政府监管下的统一电力市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