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关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必备条件
智慧城市除了需要较高的信息化水平,还需要具备扎实的建设基础、科学的顶层设计、安全的保障体系和顺畅的体制机制。
(一)需要扎实的建设基础
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建设智慧城市,需要具备扎实的物质基础,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智慧城市是不切实际的;需要良好的信息化基础,城市信息化进入基本完成数字城市建设,而正向智能城市迈进的阶段,适宜地推出建设智慧城市的战略,顺应了城市发展规律;需要很好的技术和产业基础,才能给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产品与方案的支撑;需要领导具备先进的信息化意识,广大群众具备良好的信息化应用技能,积极使用智慧化的解决方案,为智慧城市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要有科学的顶层设计
智慧城市是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和战略,内容涉及到城市生态环境中的基础设施、水资源、市场、城市运行与管理和产业等各个要素。智慧城市的建设不仅要求城市各个“部件”的智能化,更要求各个“部件”之间的互联互通。因此,智慧城市相对于数字城市而言更注重顶层设计,决策者要制定长期的智慧城市建设规划,有步骤、分重点逐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保持政策的连续性。
(三)要健全安全的保障体系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安全一直是推进信息化过程中的羁绊,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信息安全更显重要。智慧城市需要实现电力、桥梁、管道、大坝等基础设施的物联,需要公安、消防、税务、审计等各政府部门业务系统的综合集成,需要个人、家庭、地理空间、法人等数据的共享。因此,保障信息安全及个人信息隐私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前提,也是调动全民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
信息安全关键在于防范于未然,而健全科学的信息安全防范、检查、处理、应急体系则是顺利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法宝”。
(四)要建立顺畅的体制机制
智慧城市能否顺利推进关键取决于体制机制是否顺畅。推进信息系统的大综合大集成,推进信息资源的跨部门共享,推进信息安全审查等都需要打破部门壁垒,建立科学合理的体制机制。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建设一个强有力的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积极探索首席信息官(CIO)制度,制定考核奖励约束机制,从体制机制上突破智慧城市建设瓶颈等都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
四、结束语
智慧城市建设刚刚起步,在核心技术和方案仍然被跨国公司掌握的情况下,信息安全隐患尚不明了。面对占领新一轮全球城市制高点的竞争,我们既不能固步自封、优柔寡断,也不可一哄而上、胡搭乱建。我们需要站得高、看得远、统筹全局,抓住新一轮信息技术创新突破应用的契机,从国家层面规范智慧城市建设,选取部分基础好的城市、风险小的领域进行智慧城市的试点示范,有战略、有步骤,积极稳妥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赢得先机,掌握智慧城市建设规律和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