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为满足南通地区电力需求的快速增长,提高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华东电力设计院编制《南通市电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依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要求,为了解公众对南通市电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态度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及建议,现将有关环境影响予以公告。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南通市电网“十二五”发展规划
编制单位:江苏省电力公司南通供电公司
工程地点:南通市区(包括通州区、开发区),海安县、如皋市、如东县、启东市、海门市。
工程规模:
1、根据特高压电网规划,“十二五”期间南通市境内长约将建1000kV线路200公里,同杆双回,线路走向基本紧邻现有的500kV沿海通道东侧,途经,最后由开发区过江线路至常熟市。
2、“十二五”期间,南通市域范围内拟升压3座500kV变电站,扩建2座500kV变电站,增加主变容量7000MVA,与变电站改造配套新建500kV线路46km。
3、“十二五”期间,南通市域范围内拟规划新建26座220kV变电站,新增变电容量5160MVA;扩建18座220kV变电站,增加主变容量2520MVA;改造2座220kV变电站,增加主变容量120MVA,全市在“十二五”期间总共增加变电容量7800MVA。与变电站建设配套新建220kV线路1191.4km,扩建220kV线路10km;新建110kV线路396.7km,扩建110kV线路38km。
4、“十二五”期间,南通市域范围内拟规划新建110kV变电站74座,新增变电容量5289MVA;扩建110kV变电站23座,新增变电容量945.5MVA,合计新增110kV变电站主变容量6234.5MVA。与变电站建设配套新建110kV线路926.95km。
二、规划实施对环境可能造成的主要影响
南通市电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环境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两个方面:
1、社会环境影响因素
①电网规划电力需求预测结果是否符合南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②规划的供电方案是否能满足南通市电力用户的需求。
③电网规划是否与南通市其它规划,如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南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南通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南通市环境保护“十二五”发展规划、南通生态功能控制性规划等相协调。
④电网规划的公众满意度、支持率。
2、自然环境影响因素
南通市电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实施,将可能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主要内容如下:
①资源破坏:规划的实施可能造成土地资源、输电线路走廊资源的占用、影响、破坏。
②土地占用:规划的实施占用土地,并有可能限制附近土地的利用方式及功能。
③环境空气:规划变电站和规划线路走廊实施过程中施工期对大气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④水环境:规划变电站和线路实施过程中施工期产生的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运行期变电站运行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
⑤声环境:规划变电站和线路实施过程中施工期产生施工噪声;输变电工程运行时产生的噪声。
⑥固体废物:规划实施过程中施工期工程固体废无和生活垃圾处置方式。
⑦电磁环境:主要指标包括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
⑧生态环境:规划实施过程中造成景观、植被、地表的破坏,产生水土流失,从而对局部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三、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要点
1、电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①根据规划中不同电压等级的变电站进行布点,使变电站布局与南通规划布局、功能区相协调,同时电网规划建设用地与城市市政公用设施规划用地相协调。
②电网规划中500kV变电站布设在农村地区,应尽量采用占地面积小的、布置相对紧凑的变电站,考虑到线路的进出,应尽量远离居民住宅。
③电网规划中220kV变电站位于城郊结合部,新建变电站应根据当地实际发展规划要求,选择采用户内或户外变电站;位于建成区的新建变电站应尽量采用占地面积小、GIS户内变电站。
④电网规划中110kV变电站在主城区采用户内布置,其他采用GIS户内变电站。
⑤电网规划中220kV及110kV变电站位于建成区内,其变电站的建筑外形、风格应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
对变电站的电气设备进行合理布局,保证导体和电气设备安全距离,选用具有抗干扰能力的设备设置接地保护装置,选用带屏蔽层的电缆,可有效减低无线电干扰和静电感应的影响。
合理选择变电站的配电构架高度,控制高压设备与设备间的连接,降低地面的工频电场强度。
变电站优化设计、合理选型;合理规划输电线路走廊,利用现有通道进行单改双,优化线路杆塔设计,合理控制环境影响范围。
2、声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①500kV变电站:变电站应尽量避开居民密集区,在变电站电气布置时,根据地形条件,将产生噪声的设备布置在声环境不敏感的区域。变电站占地面积减少,为减少变电站的厂界噪声超标,应将主要的声源设备布置尽量远离围墙的位置。
②220kV变电站:位于建成区的变电站应采用GIS户内布置;位于城郊的变电站内采用户外布置时,应将主要设备声源布置在声环境不敏感区域。
③110kV变电站:位于建成区的变电站应采用户内或GIS户内布置。
④变电站采用户内布置方式,主变压器室采用吸声材料、隔声门、消声百叶窗等措施。
⑤加强变电站站区绿化以降低噪声的传播。
3、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①500kV变电站
500kV变电站按设计要求,采用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用于站区绿化,不外排。
②220kV/110kV变电站
220kV/110kV变电站按设计要求,采用化粪池进行处理,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用于站区绿化,不外排。
电网规划实施过程中,由于土石方开挖等施工活动,会扰动地表植被,造成水土流失的现象,对水源保护工作不利。
③对水源保护区
●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施工管理,采取施工治理措施,使施工废水不得排入附近水体;涉及一级水源保护区的,应采取避让措施,无法避让时应采取一档跨越方式,减少周围施工量,保护周围水环境。
●施工期应尽量避开雨季,最大程度地减少雨季水力侵蚀,采取施工围挡和覆盖措施,以减少水土流失。
●施工期不在水源保护地内设置临时堆料场、弃渣场,施工场地应远离水源保护地。
●施工期禁止向水源保护地水体排放施工废水。
●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植被恢复,对水源保护地的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
4、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电网规划应以科学、客观、环保的发展观,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合理选址。变电站布局与城市规划空间布局、功能分区相协调,同时电网规划建设用地与城市市政公用设施规划用地相协调。
四、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要点
通过南通市电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实施,《南通市电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在规划层面与相关规划进行了协调,制定了相应的环境影响预防、减缓、恢复措施,提出了对规划的调整建议及规划包含的具体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建议,对南通市土地、生态环境、电磁环境、声环境等影响较小。因此,《南通市电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规划目标、环境目标是合理的,《南通市电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是环境合理、可行的。
五、公众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的方式和期限
华东电力设计院可向有关单位提供规划环境影响报告简本。
规划负责单位:江苏省电力公司南通供电公司
联系人:吴杰
联系电话:0513-85162527
环评单位:华东电力设计院
资质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1808号
联系人:王骥
联系电话:021-21017137
六、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包括您对该规划所持的态度和原因、对该规划环保方面有何种建议和要求等,供规划负责单位、环评单位和政府主管部门决策参考。
七、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
以电子邮件形式将您对该项目建设的意见及建议发送至以下邮箱:wangji@ecepdi.com;或来电至:021-22017137。
八、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2012年9月17日至2012年9月30日
江苏省电力公司南通供电公司
2012年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