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陈志刚:运营商应在车联网上重点提供通道业务(2)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和讯科技    2012/9/19 20:10:43  我要投稿  

陈志刚:如果说从北京的“7·21”大雨来谈的话,其实在“7·21”出现问题以后,因为主要的问题出在道路交通,出现在车上,很多专家也从技术角度去考量这个问题,怎么解决交通的问题,有人提出智能交通。现在智能交通更聚焦的话是车联网的概念,具体到车联网对我们智能交通或运营商业务增长能够影响是什么样的。我个人有个观点,首先这个市场是非常大的,特别值得做,像北京就有600、700万辆车,对运营商来讲用户数的增长,对车来讲是比较明确的市场,很多人提到车联网总是去讲车联网的模式,想把车联网从政府到保险公司,到市民,到4S店,到中介,能够把它贯通。

如果我们被动地等待商业模式打通,把大家调集起来,包括交警等,这些我觉得短期是比较难做的,包括保险公司、交警、市民可能都没有积极性做这个事情。怎么做呢?我觉得车联网上运营商还是以通道业务为主,给车主提供更好的网络接入服务,通讯救援和客户服务。这是比较好的方向。

记者:车联网、移动健康医疗也是4G的业务,中国移动这次在4G展示出的还是以多屏互动,移动高清视频会议,这是优势所在。在云计算上,今年有没有一些比较亮点的展示?

陈志刚:今年中国移动第一次在通信展上展示它的“彩云”业务,同时中国联通也展示了它的“沃云”业务,都是针对个人客户展示它的云计算的服务。通过展台人员介绍和我个人的了解,都是给个人用户提供云存储和云资料分享同步。相比互联网厂商来讲,运营商在面临个人用户提供云服务过程中比较有经验,比如之前中国移动提供相关云业务,在彩云上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延伸,电信运营商作为国家控股的电信基础运营商在政策监管上,包括在电信级的运营安全上可能相比互联网类似的业务有一定的优势。

记者:我个人也感觉到运营商在安全上也是比较注重的,比如中国移动在手机客户端也推出了自己基于安全的一些应用,在彩云业务上也比较注重安全,相比互联网企业而言,我个人觉得电信级的云业务更有魅力。

陈志刚:应该说更有吸引力,我认同你的观点。

记者:主要是稳定和安全保护要求更高一些。刚才我们谈到网络和云,再来谈谈端。就是终端这块今年有没有亮点的展示?

陈志刚:终端部分,4G部分主要展示的以数据卡业务为主,可以通过电脑享受4G的高速网络,在手机部分,我在中国联通的展台看到了中国联通说了很久的沃Phone在通信展上应该是第一次展示,我稍微做了一下体验,发现这个体验基本和Android的体验差不多,有一些自己的特色,比如内置了中国联通一些沃商城或其它一些业务。

这个话题比较新也比较老,从终端来讲,大家知道,从互联网厂商、电信运营商都开始切入操作系统这部分,但是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讲,在自有操作系统和第三方厂商操作系统、手机之间怎么平衡,你的补贴,市场怎么平衡?这是个艺术性的问题,需要整个产业界来思考。

记者:终端手机上面的应用,最近我也了解到中国移动在终端第三方应用上做出了一些开放举措,比如竞标这一块会采取优秀应用会优先植入到移动的系统里,中国电信也在进行开放,运营商的开放心态会不会对云业务和流量有拉动作用?

陈志刚:我一直关注一点,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上可以有自己的业务,这没有问题。但我们应该注意到一个趋势,在用户和市场喜闻乐见的应用,提供方应该认识到主要还是来自于互联网厂商,对运营商来讲如果我们做流量经营、管道经营,要的是管道价值,丰富的是管道流量,如果这个前提成立的话,那么互联网厂商的应用,只要能够用户喜欢,和运营商的内置合作无可厚非,这是顺其自然,用户喜欢的提供给用户就可以了,不用纠结于是4G的,还是别人的。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