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三农倾情中原大地
8月5日早晨,天刚蒙蒙亮,三门峡陕县池头村冯国化就来到自家田地,开始整理水泵浇水。他熟练地推上水房电刀闸开关,汩汩清泉顺着田埂撒着欢儿流向禾苗。
立足于农业大省实际,国家电网公司把服务河南涉农工作放到重要位置。按照国家电网公司“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战略部署,2008年以来,河南省电力公司累计投资26.5亿元,新建、改造配电台区1.47万个、10千伏线路1万多千米,给15.54万眼机井通电,使944万亩农田受益。通过农网改造升级,河南县域全部实现110千伏“双电源”供电,农业生产用电有了更可靠的保障。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家电下乡”政策的影响,农村用电负荷猛增,部分地区农村低电压问题突出。国家电网公司从2010年4月开始,坚持技术和管理措施并重,集中开展低电压综合治理,更好地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平顶山叶县被确定为河南唯一的低电压综合治理试点。当年9月,低电压综合治理这一惠农利民工程在叶县得到全面实施。
2012年6月底,河南境内涉及低电压客户155.4万户、为期3年的低电压治理工作圆满结束,基本消除了农村低电压问题,显著提高了农村电网供电质量。
与此同时,河南省电力公司决定投入低电压专项资金12.9亿元,加强网架建设,实施中低压工程升级改造,启动无功优化工程建设,持续提升农村电网调压能力和无功补偿能效,全面提高农网供电质量,彻底解决农村“低电压”问题。
按照农村电网发展计划,2010年至2015年期间,河南省电力公司将务实推进农网改造升级“惠农惠民”工程,投入资金230多亿元,全面提升农网供电能力,消除低电压问题和供电“卡脖子”现象。
优质服务彰显社会责任
“有了‘交费通’真好,只要有时间我们就会往卡里充值,不用再操心交电费的事啦!”8月8日,在郑州市高新区帝苑别墅小区内,市民蔡晓丽高兴地说。当日,郑州供电公司在该小区现场为居民讲解银行代收电费方式的优点,为客户办理银行卡,开通“交费通”为客户办理电费代收业务。
为解决客户交费难题,河南省电力公司大力打造“十分钟交费圈”,整合服务资源,拓展交费渠道,建设“交费地图”查询系统。未来几年,河南省电力公司系统各单位将按照老城区、城乡接合部和郊区三个部分划出网格细分区域,设在各类区域内的主打收费方式,将完全基于网格内居民情况和他们的交费习惯来确定。
解决配网薄弱、供电质量差问题,满足全省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对电力日益增长的需求,一直是河南省电力公司努力的方向。2012年以来,该公司科学优化电网建设投资结构,狠抓城乡电网建设和管理,不断提升城乡电网供电能力。郑州供电公司对全市配电网络详细摸底、排查,详细登记安全隐患和需要改造的线路、台区,制定整改方案,进行逐项改造。许昌供电公司投资1414万元实施配网度夏工程,改造过负荷线路和台区,解决部分区域变电容量欠缺问题。开封供电公司选择台变类、箱变类等类型的典型示范台区进行标准化改造,全面铺开台区标准治理工作。
“供电员工对我们小区的老旧线路进行更换后,我们小区再也没有出现跳闸现象,这个夏天过得非常凉爽。”郑州市棉纺社区居民李宏民老人指着楼前崭新的低压线路说。
8月7日,由国家发改委组织召开的中原经济区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会议在郑州举行,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进入关键阶段。河南省电力公司将在国家电网公司统一部署下,继续积极服务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做好各项供电服务工作,强力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和中部崛起,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