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乱象之四价格混战
大牌价格平民市场伤不起
智能家居这个概念对于大部分人而言,仍然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空中楼阁”,而价格居高不下更是让人不敢靠近。业内人士表示,如果一个家庭装修花50万元,那做一套整体家居系统可能要20万元。按照面积计算,一套140多平方米的房子,可能要5万元左右,这仅仅是基本的防盗、照明系统。智能家居系统对于很多消费者而言,是个锦上添花的东西,而不是必需。目前,中产阶级采用得非常少,部分大面积的豪宅才会配备或局部配备相应的智能家居系统。
某智能系统品牌负责人给记者算过一笔账:一套功能比较完善的智能家居系统,包括常规的灯光遥控控制、电器远程控制、电动窗帘遥控、多房间家庭背景音乐及视频共享功能、安防报警及网络视频监控功能,采用国产品牌需要5万元左右,而国际品牌在10万元以上。
据智能家居厂方人士透露,智能家居价格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智能家居的市场规模不大,产品采购成本相对较高,产品投入与研发成本比较大。有时候一套智能家居系统的造价基本相当于一套房屋的装修造价,性价比相对却不够高。一套普通的商品房装修费用一般在5万10万元,昂贵的智能家居装修费用“吓跑”了一大批普通消费者。如果它的价格能够降低,在老百姓的接受范围之内,或许离普及也就不远了。
除了产品贵,智能家居的施工费用也不便宜。智能家居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综合布线,复杂的系统设置与安装调试,也会花费更多的人力成本,而且都必须由专业的智能家居设计公司与工程师进行全面的智能化设计与安装调试。
是时候该打价格战了吗?认真你就输了。
每到销售旺季。家电产品的价格战就是硝烟四起,降价打折的口号是随处可见。当下智能家居产品也渐渐有向家电产业看齐的苗头。不少智能家居厂商也投入施行了降价策略。我们都知道,遵循市场的规律,一个行业的产品价格战都是在该产品的市场已经进入成熟期的时候才会打响。这是因为这个时期,市场上同质化的产品已经供远远大于求,此时,性价比高的产品才是消费者的首选。像电子和家电产品就是这样。各大生产厂商和经销商为了在过度饱和的市场赢得消费者的亲睐,纷纷喊出低价格的口号,以吸引消费者。都企图通过价格战来抢占或者是巩固市场份额。
而智能家居行业的现实是,智能家居市场很大程度上还是处在未完全成熟的状态,上下游产业链虽有发展,但还完全说不上饱和。尽管它已在中国发展了10多年,但是它的普及度甚至比不上手机刚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那时人们至少对手机是什么、手机的功能是什么都有或多或少的了解,而智能家居对大部分人而言是陌生的。
当智能家居行业消费群体已经很庞大了的时候,完全处于一种买方市场了,竞争才会非常的激烈,这时各大厂商和经销商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价格战才会真正打响。
现在真正在使用智能家居的用户,相对而言都是有条件追求生活品质的高端用户,他们更多的是为了体现生活品质和个人品味,所以智能家居产品走的是相对高端的路线,价格战更是无从谈起。
过早的陷入价格战的泥潭。低价竞争问题形成的负面效果只会严重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现在,还是多做口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