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智能输变电装备技术
装备技术是实现智能电网的基础,通过将智能技术整合到输变电装备中,使其向大容量、低损耗、环境友好、智能化方向发展,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重要保障。
(1)变压器
朝着高可靠性、安全(难燃、低噪声)、低损耗、智能化及紧凑化方向发展,其技术经济指标将会进一步提高,随着未来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发展,变压器也将随之出现变革。
(2)断路器
SF6断路器继续在高电压、大电流、高可靠性和选相控制的方向发展。真空断路器会继续向高电压发展,固态断路器将主要应用在一些需要高性能开断和投入的场合。在直流输电领域,高压直流断路器的研制和应用,将推动多段直流输电的发展,推进电网形态发生变革。
(3)电子式互感器
电子式互感器将得到广泛应用,研究的重点包括:技术规范化和智能化;外国相关技术;功能拓展等等。
(4)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
变电站和输电线路的在线监测和智能维护技术将迅速发展,全面采用智能传感技术和自动实时的预警机制。逐步实现变电站一次主设备的全息监测和实时状态评价,在输电线路中安装监测导线、杆塔、绝缘子的电、热、力、像等传感器,实现在线监测。
(5)输电设备新材料
为了进一步节约走廊、提高输送容量、减小损耗,输电设备大量采用节能、环保的新材料,输电导线的电、热、机械性能将进一步提高。大截面导线、耐热导线、复合材料芯导线、复合绝缘子、高强度钢材和钢管杆塔将广泛应用;高压复合材料杆塔将开始研制。随着超导材料技术的突破,远期超导输电技术将逐步得到应用。
3.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及应用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和装备应用于交、直流输电系统,可以显著提高电网发、输、配、用各个环节的可控性,推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实现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保障。随着材料技术的发展,电力电子器件级的技术会响应取得突破,对输电技术体系产生巨大影响,将促进电力系统实现整体技术提升。
3.1柔性交流输电技术
国家电网公司编制了“电力系统电力电子关键技术研究框架”,加紧开展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的研发。目前基于晶闸管半控器件的FACTS装置已推广应用;基于全控器件的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也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逐步得到应用。
3.2柔性直流输电技术
国家电网公司于2006年5月制订了《电压源换相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框架》,全面启动了该技术的系统研究。目前,上海南汇风电场VSC-HVDC示范工程已投入运行;大连1000MW级VSC-HVDC工程进入建设阶段;舟山VSC-HVDC工程也开始前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