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四大电动充换站创新示范工程介绍
1、青岛薛家岛充换储放一体化示范站
2011年7月11日投入试运行的青岛薛家岛电动汽车智能充换储放一体化示范电站,位于连接青岛与黄岛的胶州湾海底隧道黄岛侧出口。该站能为280辆电动公交车提供充换电服务,同时为黄岛区电动乘用车发展提供集中充电和电池配送服务。
集中充电站可为1440箱乘用车电池实现集中充电,可满足每天1440车次电池的更换需求。可实现55968千瓦时电能储存,已实现11628千瓦时电能储放功能;最大放电功率7020千瓦,已实现放电功率4140千瓦,其中应急利用2140千瓦、梯次电池储能2000千瓦。
2、苏沪杭城际互联工程
2012年2月8日,在国网信通公司、杭州大有、浙江万向和苏州供电公司的共同努力下,作为我国第一个跨省区电动汽车城际互联工程的苏沪杭电动汽车城际互联工程正式进入试运行测试阶段。
本次联调途经沪宁高速和苏嘉杭高速,途中停靠苏州阳澄湖换电站、白洋湖换电站(东站和西站)和浙江新塍服务区换电站。四个充换电站的联调测试包括新增用户开发、电动汽车运行、省内换电及省外换电业务,模拟用户新开户,办理包里程套餐,进行换电消费。苏州供电公司智能用电班在阳澄湖、白洋湖换电站各设两名充电工,每天进行4次换电测试。纯电动汽车从苏州供电公司出发,单车测试全程往返共236公里,沿途耗时约3小时30分钟。满电状态下直至须保留的20%电量,大约能行使70—90km,最高时速约为80km/h。
高速公路服务区换电站目前只提供小型电动汽车的换电业务,整个换电流程简单便捷,只需五分钟左右。若将电池放空,以16A电流进行充电则需3小时左右方能充满。单站配置有2个充电仓(2×20台电池箱充电机,单个充电机功率4kW),2个电池仓(2×20个电池充电位),每天能满足50辆电动汽车的换电需求。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运营管理系统是苏沪杭城际互联功能的核心系统,在电动汽车推广和运行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电池仓中所存放电池的各项信息如充电状态、剩余电量、电流电压以及电池温度等均能通过该系统在后台同步显示。本次试运行的目的就是充分测试验证该系统的功能及实用性,以及充分检验苏沪杭电动汽车城际互联示范工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3、北京高安屯示范充换电站
2012年3月15日,世界上建设规模最大、服务能力最强、最具环保示范效应的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北京高安屯电动汽车充换电站正式投入运营。业内人士评价其“达到国内领先、世界一流水平”。
高安屯充换电站建筑面积8189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5000平方米,集充电、换电和电池配送三大功能为一体,站内设有4条换电流水线,可同时服务8辆电动汽车;设有1条配送线,每小时可配送24组电池,满足周边乘用车电池更换需求。站内还安装充电机1044台,充电机容量10080千瓦,能同时为1104块电池充电。
该充换电站每天可满足400辆纯电动环卫车的充换电需求,其中8吨以上级电动环卫车200辆、2吨环卫车100辆、乘用车100辆。预留的电动公交车换电工位每日可为100辆公交车提供服务。该站年累计换电服务能力达14.6万车次。
此充换电站还是北京最具环保展示效应的大型综合示范性充电站,主要服务环卫车及乘用车,并兼有乘用车配送功能。建成后将成为北京东部地区电动环卫车的集中中转站,及动力电池更换中心,服务范围覆盖朝阳、通州、顺义等地区。
4、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浙江示范工程
2011年,浙江建成首个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首次实现了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的网络化、智能化运营。截至2011年12月31日,浙江公司已在全省累计建成充换电站78座,充电桩1026个。2011年9月20日,浙江电力公司在G60沪昆高速嘉兴服务区率先建成2座高速充换电站。
2011年11月16日,浙江电力公司又在嘉兴新塍服务区建成2座高速充换电站,提前完成了国家电网公司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苏沪杭城际互联工程的浙江境内建设任务。这意味着,开着电动汽车经高速公路,从杭州到苏州,从杭州到上海,已具充换电条件。
浙江在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的市场化运营上也积累了一定的数据和经验。2011年1月26日,杭州市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揭牌对外服务,目前已推动应用电动汽车254辆,其中新能源出租车200辆,公务车49辆,流动营业服务车5辆。总计行驶里程达230万公里,实施站内换电累计41290次。
2011年11月15日,浙江电力公司成立了电动汽车服务公司,使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真正实现市场化运营具备了条件,将有力推进电动汽车充换电业务真正实现市场化运营。据悉,服务公司负责全省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的建设、运营和服务管理工作,负责推进与电动汽车上下游厂家的合作,推广国家电网倡导的运营模式。同时,还将负责统筹全省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规划,全省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跨省跨区域运营监控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