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特高压知识问答(13)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2012/4/23 15:14:57  我要投稿  

15.向家坝-上海±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

向家坝-上海±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是我国自主研发、自主设计和自主建设的,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送电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直流输电工程,是我国能源领域取得的世界级创新成果,代表了当今世界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最高水平。

向-上工程于2007年4月26日核准,2010年7月8日投入运行。工程在±500kV超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基础上,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实现了直流输电电压和电流的双提升,输电容量和送电距离的双突破,它的成功建设和投入运行,标志着国家电网全面进入特高压交直流混合电网时代。

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投运后,每年可向上海输送320亿千瓦时的清洁电能,最大输送功率约占上海高峰负荷的1/3,可节省原煤15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超过3000万吨。工程的成功建设系统验证了特高压直流输电的技术可行性、设备可靠性、系统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是国家电网公司继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成功投产后的又一重大成果。

向家坝-上海±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承担着金沙江下游大型水电基地的送出任务,起于四川宜宾复龙换流站,止于上海奉贤换流站,途经四川、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浙江、江苏、上海等8省市,四次跨越长江。线路全长1907公里。工程额定电压±800千伏,额定电流4000安培,额定输送功率640万千瓦,最大连续输送功率720万千瓦。工程由国家电网公司负责建设。

(一)技术水平高。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额定电压±800千伏,额定电流4000安培,最大连续输送容量720万千瓦,送电距离近2000公里,是世界直流输电技术的制高点;特高压直流关键设备均为首次研制,没有可供借鉴的标准和规范,需要对特高压直流工程系统方案、过电压与绝缘配合、电磁环境控制、成套设计和设备制造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攻关。

(二)设备研制难度大。特高压直流设备绝缘水平高,通流能力大,使用的800千伏、30万千伏安级特高压换流变压器,通流能力4500安培的6英寸晶闸管,单阀组容量180万千瓦的换流阀,额定电流4000安培的低噪声干式平波电抗器、直流穿墙套管、直流断路器和隔离开关,基于实时操作系统的换流站控制保护系统等关键设备均为世界首创,研制难度极大,是对电力电子技术、电工技术、材料技术、高压试验技术和控制技术的极限挑战。特别是两大系列、8种型号换流变的研发,涉及电场分布技术、磁场分布技术、发热和传导计算、谐波分析、油纸兼容和电化学技术、直流电场和交流电场叠加交互作用分析等技术。每台换流变涉及上万种物料,物料供应涉及多个国家数十个制造厂,组织和管理难度极大。

(三)建设任务繁重。特高压直流工程采用双极、每极两个十二脉动换流器串联接线,输送容量、送电距离和工程量均是±500kV直流工程的两倍以上。工程共需换流变压器56台,平波电抗器20台,换流阀96个,晶闸管5794只,控制保护屏柜832面;导地线5.9万吨,铁塔材料23万吨,瓷绝缘子72万片,合成绝缘子2万支。线路工程途经8个省(市),56个县(市)、区,房屋拆迁总计9152户、近250万平米,涉及大型厂矿搬迁195处。工程试验室联调项目2200项,现场分系统调试超过2万项,站系统调试147项,系统调试12大类591项。总计有26家设计单位、111家厂商、168家施工监理单位参与工程建设,组成了最大规模的建设联合体。

(四)可靠性指标先进。特高压直流工程采用对称、模块化设计,单个换流模块故障情况下,其它换流模块仍可以继续运行,一个极故障也不影响另一极的运行,有46种运行方式,运行方式灵活。由于每个换流模块相对独立,工程设计的可靠性指标大大提升,能量不可用率不大于0.5%,双极强迫停运率不大于0.05次/年,远小于±500kV直流工程的0.1次/年。

(五)环保指标严格。通过采用6×720mm2的大截面、多分裂导线,增加对地距离,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电磁环境指标优于±500kV直流工程;通过采用低噪音设备、优化换流站平面布置、采用隔声屏障等措施,特高压换流站场界和周边居民敏感点噪声达到国家二类标准,昼间不大于60dB(A),夜间不大于50dB(A)。通过采用GIS等节地设备、共用接地极、优化线路路径和换流站平面布置等措施,有效减少了工程占地面积,使换流站单位面积换流容量达到±500kV直流工程的1.65倍(与三沪工程受端换流站相比),线路长度也大幅缩短;全面采用全方位高低腿、锚杆及掏挖基础施工、动力伞架线等节能环保型施工技术,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完全达到并优于标准要求。

(六)经济效益显著。特高压直流工程单位走廊输电能力约为±500kV直流工程的1.5倍,单位长度单位容量线路电阻损耗约为±500kV直流工程的40%。工程总投资为232.74亿元,每千瓦每公里造价1.91元/(千瓦?公里),比±500kV直流工程(三沪工程)每千瓦每公里造价2.16 元/(千瓦?公里)降低11.6%,具有明显的技术经济优越性;两端换流站总投资为110.38亿元,单位输送容量造价1725元/千瓦,相比±500kV直流工程(三沪工程)单位输送容量造价1680元/千瓦仅增加2.7%,基本达到同等造价水平。

向-上工程的成功投运,标志着国家电网在超远距离、超大规模输电技术上取得全面突破,为加快我国西部地区清洁能源的大规模开发,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形成可持续的能源供应体系,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迎接新能源革命的开创工程。

工程的成功投运,标志着国家电网全面进入特高压交直流电网时代,为推动电力布局从就地平衡向全国乃至更大范围统筹平衡转变,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存在的煤电运紧张矛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转变我国电力发展方式的关键工程。

工程的成功投运,标志着我国已经全面攻克了特高压交、直流两大前沿领域的世界性难题、抢占了制高点,在理论研究、工程建设、运行管理、试验能力、标准制定等各方面都走在了国际前列,为我国从电力大国走向电力科技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是电力行业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标志工程。

工程的成功投运,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了生产和系统集成全套特高压直流关键设备的综合能力,显著提升了我国电工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我国电工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和跨越发展创造了条件,是振兴民族装备业的引领工程。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