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公司据技术人员介绍,由三台风机、两组电池板和一组蓄电池储能系统组成的吉角村微网,成本不到100万元,使用的还是自然绿色能源。为了当地百姓使
用方便,整个微网由一个“启动/停止”键
控制。如果运行发生故障,村民只需重启此键,微网便会恢复初始正常运转。若问题无法解决,村民也只需打个电话,技术人员便会上门维修。
在微网建设期间,该公司技术人员克服了多重困难。吉角村海拔近5000米,项目施工时,当地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已经达到该地区全年最低值,仅为平原地区的58%。技术人员克服高原反应、气候寒冷、条件艰苦、交通不便等困难,在山坡上跑上跑下,即使头疼脑胀、身体无力、嘴唇干裂,他们心中的信念也毫不动摇。“我们要完成‘光明使者’的承诺。”技术人员和当地工人采取多项施工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在当地政府和村民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经过半年多的准备和一个半月的艰苦施工,该项目最终顺利完成。让微网照亮雪域
“微网,是主电网微型化的意思,是一种分布式的、‘量身订制’的电源系统。”吉角村微网项目设计方、华电天仁总经理黄振江说,主电网只解决中心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的用电,无法覆盖偏远地区,而为几十户居民拉几十甚至上百千米的电网要耗费几千万元的成本。
具有发电、输电及配电功能的微网,更像一个本地化的独立小电网,无需长距离输电。
“西藏这边的村庄,风、光资源都特别好,当地很适合这种风电互补的微网。晚上风大,风电就多供一些;白天阳光好,太阳能就多供一些电。”黄振江说。吉角村微网系统目前最大的发电能力为风电15千瓦、太阳能6千瓦,即使按照一半的发电能力估量,每小时也能为村庄供电10千瓦时。刚刚用上电的吉角村还没有做好准备,一个星期过去了,整个村子总共才用电15千瓦时。
据了解,西藏地区“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了2015年实现用电人口覆盖95%的目标,华电天仁根据国电集团和国电科环集团的工作部署,在西藏自治区发改委能源办的支持和协助下,经过对西藏地区的实地考察和调研,最终通过风、光、储互补型的微型电网解决了人口稀少、交通不便、主干电网覆盖不到地区的用电问题。
本次吉角村项目是首批四个试点项目中的第一个,该村顺利投产发电标志着西藏微电网项目已经获得阶段性成果。其实施过程中所取得的资料和经验,对未来即将开展的其它施工项目具有重要意义。华电天仁也将不断总结经验、培养人才、发掘潜能、发挥优势。未来,西藏自治区发改委能源办联合中国国电集团还将在西藏其他三个偏远村庄试点微网项目,计划在未来几年让更多的西藏村庄通过微网用好安全、环保和持续稳定的电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