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委员朱长林建议加快出台我国电磁环境标准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中国电力报    2012/3/15 9:28:25  我要投稿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3月12日,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电力公司总经理朱长林在北京会议中心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国家标准制定部门尽快出台我国电磁环境标准,并加强宣传,消除公众对极低频电磁环境健康问题的疑虑。

记者:电磁环境健康问题已经是个老问题,目前状况怎样,您提出《关于加快出台我国电磁环境标准的建议》是出于什么背景?

朱长林:近年来,关于输变电设施对附近居民身体健康的影响一直存在着很大的争议。部分专家将极低频磁场与高风险的“核辐射”、化学物质相提并论,部分群众也对输变电设施的电磁环境健康问题存在着一定担忧。

基于这些原因,部分群众对电力建设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抵触情绪,例如:在北京望京220千伏全户内变电站、四川成都晨风110千伏全户内变电站、广州市天河区骏景110千伏全户内变电站的建设过程中,均遭到附近业主的强烈阻挠,甚至引发了一些群体事件,给各地政府及环保、规划、法律部门带来极大的压力,给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带来不利影响。

而且,对输变电设施电磁环境健康问题的不同认识还影响了公众对权威机构及科学标准的信任,影响到相关立法工作在公正、科学、宽松的氛围下进行。

记者:您建议设立我国电磁环境标准,世界上有没有一些比较成熟的依据或参考?

朱长林:事实上,经联合国授权,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96年组织60多个国家、8个国际组织,历时10年,针对电磁场环境健康风险开展了全球性的“国际电磁场计划”研究。

其中,针对极低频(0~100千赫兹)电场、磁场环境健康风险的全面评估已经于2006~2007年完成。截至2007年,WHO发布了一系列具有权威性的官方文件,全面阐述了极低频电场、磁场风险评估结论,并向成员国政府正式提出了“采纳国际标准”的明确建议。这里的国际标准,指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国际导则1998,及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国际电磁安全委员会IEEE/ICESC95.6-2002极低频场国际曝露标准。

在此背景下,沈梦培等五位国务院参事于2008年初向参事室提交了关于制定和发布电磁环境国家标准的书面建议,2008年4月,国务院副总理王歧山等领导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抓紧出台电磁环境国家标准,为相关工作提供法律依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该标准目前仍未出台。

在此,建议国家标准制定部门,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电磁场环境健康风险评估结果为依据,参考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尽快出台我国电磁环境标准,并加强宣传,消除公众对极低频电磁环境健康问题的疑虑,在政府、企业和公众之间形成共识。

记者:这个标准的制定,会对电力公司的工作起到什么作用?北京市电力公司目前在开展哪些相关工作?

朱长林:标准的制定,会使我们的宣传工作具有法律依据。当然,要让居民完全理解并接受,还需要一个长期宣传普及的过程。我们公司本部办公楼下就有变电站,职工从学校毕业就在变电站值班、工作,我们学过相关专业知识,清楚知道变电站的电磁环境对人体健康没有影响。现在我们意识到要主动把这些知识普及给居民百姓,而不是在建设项目受阻后再去解释。

我们今年还会继续开展一些宣传工作,比如:举办“对公众开放日”活动,我们把这个活动作为企业与社会各界进行交流的平台,通过邀请市民参观变电站,进行现场实地电磁场测试,为市民提供面对面接触电力企业、了解输变电设施相关知识的机会。还有我们将把环境保护与节约用电、安全用电、科学用电结合一起来宣传,向大家详细地解释输变电设施的电磁环境到底有什么影响。我们也一直在跟一些中小学联系,组织中小学生参观北京电力展示厅,让青少年从小就了解相关知识。

近几年通过积极开展宣传工作,还是很有成效的,更多的市民理解了我们。我们宣传的时候有科学的依据,大家也普遍能够接受。虽然有时候还是存在一些反对意见,这也是正常的,反映出大家的维权意识在提高,这还需要做更多的科普宣传工作,我们将通过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让公众科学地看待输变电电磁环境问题,让全社会理解和支持电力建设。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