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项目越做越大,收集的案例越来越多,张志朝的团队将此写成了一本书,还获得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南方电网科技进步二等奖。看过书的同事都说:实用。
张志朝的“刺头”精神并不仅仅对外国专家,只要有可能造成失误的地方,他都“眼里揉不得沙”。作为“技术控”,还经常去工程一线现场查看,当临时电缆工。
“脱离现场去谈解决问题便是纸上谈兵,做工程,行就行,不行就是不行,不到最后一刻都不能放松。”他说,每次从现场下来总是感到非常满足,因为对问题又有了进一步地了解,虽然每次弄得衣服上一块块油迹,全身脏兮兮。
“技术控”干体力活儿,着实让人惊讶,但比起张志朝疯狂钻研的其他事,这只能算是常态了。
在技术攻坚阶段,他曾经跟同事在办公室一边开着语音通讯交流,一边翻看资料,一有想法立马分享。“连打字都嫌慢,一边查资料一边说,‘看看这个模块’。”在他眼里,不出站门两个月都是正常的,有的同事因工期推迟婚期,有的同事不敢谈起孩子,因为会伤感愧疚。而他结婚也是工作时间的见缝插针,“明天结婚,我当天下午才赶回去,第二天又跑回单位,幸好家里人体谅。”
现在张志朝加入“糯扎渡”项目组,依然不改“工作狂”本色,他的办公室里还有几大包设计冻结材料需要仔细查看。刚刚一整个上午,他不停地打电话沟通,因为刚发现了一个400千伏的穿墙套管跟云广工程时的材料不一样。
“有时候供应商会把不成熟的产品提供给客户,不一定不安全,但我们不能冒这样的风险。”张志朝认真地说:“东西很小,但对于工程来讲,都是关键。”
虽然工作很忙,张志朝仍然挤出时间学习,当看到年轻员工朝气蓬勃的学习劲头,他都会反省:自己是不是掉以轻心了?尤其在加入第二个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之后,他发现之前积累的经验很多都不适用,“又回到一张白纸”,更觉得学习的重要性。
凭借着对工作的执著热爱和刻苦追求,2005年才进入公司的张志朝从花都变电站的班长到穗东换流站的值长,再到现在“糯扎渡”项目的技术管理工程师,几乎熟悉从交流到直流所有一线技术工作。他把自己的工作成果撰写成7篇专业技术论文,并出版两部特高压直流输电科技书籍。
“我们是第一批建设特高压的人,特别幸运,但责任也特别大。我能做到的就是潜心钻研,使不得一点儿偷奸耍诈。”这句张志朝经常挂在嘴边的话,道出了这位“刺头”心底最真实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