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制定过程广泛吸收研究机构、电力企业等相关方面的意见,各方认可度高。NIST牵头负责这一为期3个阶段的标准制定。第1阶段旨在确定适用的标准和总体要求以及现有标准的差距。NIST组织电力、信息和其他行业人员制定的智能电网互操作性标准1.0版于2010年1月出版。NIST在第2阶段创建了智能电网互操作性小组(SGIP)。该小组致力于为标准制定发展重要的结构性支持,包括一套包含智能电网标准描述信息的标准目录。在第3阶段,NIST和SGIP开发和实施一个智能电网标准的测试和认证框架。
2.2需求管理是美国智能电网技术发展的一个重点
需求响应计划和电价机制,尤其是有效的峰荷管理,可以显著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消费者一般支付不随时间变化的电费。消费者普遍缺乏在供电成本高的时刻减少用电的信息和激励。因此,电力公司每年花费数10亿美元来建设、维护和运行通常在极端天气或汁划外的紧急情况下才使用的调峰电厂。研究表明,智能电网技术能更好地管理负荷高峰期的电力使用,每年可为消费者节省数10亿美元。智能电网技术可以在很广的范围帮助管理电能的使用,特别是在峰荷、供需快速变化、发输电设备故障等威胁系统可靠性或造成高电价的时候。高峰负荷可以通过需求响应来管理,包括刺激消费者在峰荷时段减少电能使用的电价机制。由于需求响应在降低成本和提高可靠性方面的巨大潜力,FERC前主席JonWellinghoff称之为智能电网技术的杀手锏[7]。华盛顿州、加利福尼亚州等已经实施了分时电价试验项目。在消费者不改变其用电模式的情况下,这些试验项目所设计的电价机制试图使他们的电费保持不变。但结果表明,在高电价时段,很多用户减少了用电,从而降低了电费[8]。
2.3建设坚强电网,改善能源管理,保证市场公平开放是促进智能电网技术创新和推广的关键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要求联邦能源相关部门和各州政策制定者要防范可能的反竞争行为[9]:①试图说服能源监管机构强制智能电网建设的新加入者承担不合理的费用,包括智能电网软、硬件的提供商。②使第三方不可能匹配电力公司服务水平的系统设计。③占垄断地位的公司使用限制竞争对手产品和服务的专用标准。④制定规则以提高新的电力市场成员进入市场的成本或限制他们的进入。⑤使获取消费者电能使用信息的成本更加昂贵或根本不可能。⑥授权设置障碍以限制消费者控制和利用电能使用数据,从而阻止新的智能电网产品和服务的进入。
3支柱3:增加消费者自主权并促进知情决策
报告认为,智能电网技术能否成功应用取决于能否有效地让居民和小型企业的消费者参与。新的工具和方案能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信息,使他们能够作出明智的选择,同时确保能源消费数据的隐私受到保护。因此,为增加消费者自主权并促进知情决策,需采取一些措施。
(1)对消费者进行教育。州和联邦政策制定者与监管机构应评估让消费者收到有意义的智能电网信息以及受到相关教育的最佳手段。目前,许多州的监管机构,如加利福尼亚、科罗拉多等,已经要求将教育和交流项目作为授权开展直接影响消费者智能电网工程的前提条件。展开部署后,公共和私营部门的合作、市场研究、多渠道的信息可以开发出有益的教育材料,以帮助消费者作出明智的选择。
(2)及时获取信息。国家政策制定者和监管机构应继续考虑如何制定政策和战略,以确保消费者可以用一种标准的格式来及时获取、控制他们的电能消费信息。在这个方面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通过互联网安全地获取信息;信息获取的及时性;标准的、机器可读的信息格式;授权第三方获取信息。
(3)智能设备的易用性。州和联邦监管机构应考虑确保消费者面对的设备容易使用。消费者可能不熟悉智能电网技术所提供的各种信息和选项,这就意味着简单而实用的设计可能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