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观念 优化布局
为最大限度地接纳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国家电网将加快技术标准制定和关键设备的研发应用,加强清洁能源发电并网技术研究,提高电网优化配置能力。预计到2015年,将基本建成坚强智能电网,国家电网智能化程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接入风电1亿千瓦和光伏发电500万千瓦的目标。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表示:“电网在构建能源综合运输体系当中的作用重大。电网完善和强大,既可以适应风能、太阳能等间歇式发电的特性,又可以为分布式能源、智能电网的发展创造条件,形成多元互补的智能用电运输体系。”
据了解,国家电网公司在对分布式能源接入电网的相关技术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分布式能源接入电网技术规定,将有利于大规模的清洁能源接入电网。专家表示,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承担的《我国分布式能源与电网协调发展研究》课题对我国分布式能源的战略规划、并网标准、并网方式等政策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填补了我国分布式能源政策法规研究方面的空白。
国家电网研究报告建议,我国应加快构建三华(华北、华中、华东)电网,加强东北、西北电网与三华电网的联系,实现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协调发展。
“掌握清洁能源的运行特性,掌握大规模间歇式能源并网运行的调度、控制及安全防御技术,掌握配电网大范围接纳分布式供电关键支撑技术,构建适应多种类型大规模能源消纳的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体系网架,是促进清洁能源发展的必由之路。”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主任葛正翔表示。
“能源发展新格局,需要能源领域各方面共同努力,从传统化石能源到清洁可再生能源,从生产到消费,从技术到管理,从体制到机制都需要深刻变革。”王敏告诉记者,其核心正是调整结构优化布局,加快转变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惟有如此,清洁能源和智能电网才能在不断探索中找到相互促进、相互推动发展的完美途径。
本报讯 (记者 叶涛) 相比全球股市的持续低迷,国内创投市场日渐回暖,尤其清洁能源、消费服务等领域受到机构投资者的追捧和青睐。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份,今年国内新能源、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融资规模已经超过10亿美元。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包括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减轻对矿物燃料的依赖。今年6月1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正式实施,在指导目录鼓励类新增的新能源门类中,太阳能光热发电被放在突出位置。
9月7日,国务院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明确“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该方案的出台再次为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行业发展提供了政策利好。该方案还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和扶持包括太阳能在内的新能源产业和产品的战略目标,到2015年,形成500万千瓦的并网太阳能发电能力。
随着政府及社会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清洁能源融资规模逐年扩大,成为创投最为活跃的行业之一。根据投中集团旗下CVSource的数据统计,2009年至今,新能源、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融资规模逐年上涨,2009年披露投资案例73起,投资总额7.24亿美元;2010年披露投资案例96起,投资总额12.89亿美元;2011年上半年披露35起案例,投资总额达10.39亿美元。
分析人士认为,资本市场风向的转变,对狭义的私募股权投资(PE)行业而言,影响更为直接。未来,拟上市(Pre-IPO)项目将不会再是PE投资的主流方式,更为多元化的投资格局将会出现,而PE机构也将回归其应有价值,致力于推动产业升级与行业整合。
“在短期内欧美主要经济体较难出现大幅度复苏的前提下,今年剩下的两个月里中国企业在海外资本市场较难再有作为。如不出意外,今年全年国内清洁能源领域投资规模将继续超越上一年度。”该分析人士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