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湖北省荆门市,因“特高压”被更多人知晓。
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荆门变电站,位于距荆门市区20余千米的沙洋县沈集镇。扩建工程即将进行竣工验收。
10月10日,记者在这里看到,变电站周围的农田里,村民们正在播撒油菜子,周围堆放着割下来的秸秆,道旁桦树、杨树的枝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
站内:兢兢业业忙投运
“准备,一二三;准备,一二三!”1000千伏继电保护室里传出响亮的声音。继电保护系统调试员周伟和陈曦正在母线保护屏前后,配合检查每一根电缆芯线是否正确连接。
10日至13日,站内工作人员对扩建工程进行预验收,准备随后的正式验收及晋东南、南阳、荆门三站系统联调。
周伟发现一处接线与图纸有出入。她通知设计人员到现场后,迅速用对讲机联系使用万用表的陈曦、中控室里负责远程监视的张珣。重新接线后,她们开始校验。
“这儿正常吗?”
“信号正常。”
“电缆芯线是通的。”
三个人重复着相同的话、相同的动作。在旁监督的继电保护室主任黄代雄微微点头。他说,保护屏里每根芯线都对应着变电站里的一个元器件。“一根接错就可能影响整条特高压线路的正常运行。”
一个多小时后,此处校验完成了,重新接线后没有问题。“这还不算什么,真正大的问题有花了整整两天才处理完的。”周伟平静地说。
“大家每天都很拼命,有时干到很晚,就是为了工程尽快顺利投运。”荆门站扩建工程电气安装项目经理张敏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他们并不知道,荆门站围墙外的很多人也密切关注着特高压,热切盼望着工程尽快完工。
站外:如饥似渴盼投运
丁坪村村民王平对“特高压”一点也不陌生。国家重点工程落户在自己村里,他既意外又自豪。
“特高压能在冬天缺电的时候把山西的电送到湖北,对我们帮助很大。”当王平说出对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的了解时,记者着实吃了一惊,赶紧追问他是怎么知道的。
丁坪村有个电力“红马甲”爱心驿站。沙洋县供电公司、沈集镇供电公司的工作人员,每月都来给村民讲解特高压知识,从2006年工程开建之前,一直到今天。爱心驿站的外墙上,也刷了特高压知识字句,村民来往都能看见。
“他们从来不往周围的农田里扔垃圾、排污水,让我们很放心。”丁坪村党支部书记李军说。
盼着工程尽快投运的还有荆门市的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一家知名水泥生产企业的负责人说,以前最怕限负荷,压到一定程度就没办法正常生产了,而且对厂里的设备影响极大。自从特高压给湖北送电之后,限负荷的天数明显地少了。
冬季,荆门大约能从特高压交流线路输入湖北的电力中分到约10万千瓦。“如果没有这10万千瓦,荆门市60%以上的工业企业就可能停产。”荆门电力调度通信中心主任王清民说,这几年荆门电网缺口最大时,差不多是17万千瓦。
当地有家废旧电器、电池加工再利用的企业,原来负荷是1.6万千瓦,打算借着特高压扩建再增加2.5万千瓦,大规模扩大产能。
站内,站外,他们共同的愿望是:特高压扩建工程尽快投运,让缺电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