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水利系统的特点,我想目前我们的一期工程已经达到实时监控、预警,并且构建了车船调度的一个大平台,真正实现智能化调度,而不是依靠调度室的人工操作。该项目整体上基于无锡水利局信息中心现有先进指挥控制平台,利用物联网技术对蓝藻湖泛发生进行感知和智能车船调度,并实现相关业务数据的集中管理,最终建设一个具有智能感知、智能调度和智能管理能力的一体化综合管理及服务系统。
高工传感:目前这个系统的稳定性如何?
陆波:水利项目时效性极强,无锡市水利局要求我们必须在6月份要完工,因为夏天是蓝藻活跃的时期,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是整个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非常注重细节,对质量检测也是一丝不苟。
可以说,这个项目的稳定性可以算是一流的,我们也没想到第一个项目就做的这么顺利。能取得这样的成功,我要感谢无锡市委市政府、无锡市水利局领导给我们提供了这个机会,同时也给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同时也要感谢中科院计算所的李国杰院士、隋雪青副所长、谢高岗主任、崔莉副主任及中科院的其他专家,他们确实在这个项目投入了很多精力;还要感谢我们公司的全体员工,他们很努力,可以说那几个月他们都是白天接着晚上干,这个项目做成之后,公司的技术水平也提升了一个台阶。一般来说像这样的大工程,很多技术都是第一次在实施,肯定会有些不稳定;但是事实上整个系统的很稳定,到目前为止,基本上没有产生误报现象,非常精确。
高工传感:系统中是否选用了无锡本地厂家生产的传感器?
陆波:我们已经和本地的一些公司进行了友好的、富有建设性的合作。当然传感器是一个很丰富的产业群,各个企业也各有所长,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某一家公司全部都可以做的,当然随着物联网的发展肯定会有这样的公司生产这些专业的传感器。我们和国内的优秀厂商一起合作,为水利这个项目我们定制了一些传感设备,也有部分是采购或采购后再加工的,但我们测算这个项目80%以上可以说是我们的自主产权了。
在传感器研发方面,我们公司现在也是投入了巨额资金。如果纯粹作为一个商业项目来做,我们可以选最成熟的产品进行组合。但是考虑到物联网将来的发展及将来更多的,如安全问题等,从对国家的战略负责的角度看,我们掌握一些核心的东西,要有自主研发的传感器,和中国的企业一起在物联网的产业中发展;物联网也不仅仅是针对信息产业这一块,它还可以带动各个产业的共同发展。
标准需要在实践中提炼
高工传感:在您看来,中科怡海目前的机遇和挑战分别是什么?
陆波:我们的挑战来自于客观环境也来自于自身的要求。客观环境指的是物联网产业还处于初级阶段,物联网产业本身的很多问题都是我们需要重视的:第一,资金和成本问题,在成本尚未降至能普及的前提下,物联网的发展将受到限制。第二,技术问题。目前的国产传感器对外部环境指标要求比较高,特别是对湿度、温度的要求,一旦外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其工作效率可能就要打折扣。第三,标准问题。物联网的发展必然涉及通信的技术标准,而各类层次通信协议标准如何统一则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中国涉及到物联网的各种行业门类众多,标准化但至今仍未有统一说法。第四,产业化问题。物联网的产业链复杂庞大,其产业化必然需要芯片商、传感设备商、系统解决方案厂商、移动运营商等上下游厂商的通力配合,而在各方利益机制及商业模式尚未统一的背景下,物联网产业发展将不会一帆风顺。
高工传感:关于标准方面,中科怡海有什么考虑?
陆波:这项工作是我们非常重视的,中科怡海正在做的事情,都是目前国内、国际上没有做的事情,我要求技术人员承担起物联网应用的同时,时刻要求自己学会总结学会演进,将一套成熟且行之有效的行业标准从中提炼出来。
高工传感:物联网时代其实也是信息产业爆发的时代,对于IPV4资源枯竭IPV6发展跟不上的现状,如何解决物物相联的互联网时代每个相联物的地址分配问题?通过软件系统?
陆波:我认为将每个物体都加上地址还是个比较远的问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按理说,物体的IP化在目前的技术来看,是一种最理想的解决方式。但目前物联网范围内的很多企业还在大量通过条形码来为物体编号,那么以后他们愿意将编号的方式改变吗,这其中已经形成的巨大产业能够“华丽地转身”吗•
而且这个问题类似于目前备受关注的三网融合,IP编号和传统的条形码都是一种方式,只有问题和矛盾愈加严重时才会考虑进行融合。但是,等到需要融合的时候,说不定出现比IP技术更加先进的技术来取代它了。这里面不确定的因素很多。IPV6你说发展跟不上时代,但我觉得现阶段还是可以用的,只是需要外围的各种技术都要参与进来支持它。
“感知中国”一定要有一颗中国心
高工传感:目前的物联网项目开发成本与市场效益是什么情况?
陆波:做物联网,不能指望前几年就快速盈利,如果我们纯粹从商业性质考虑,我们可以较快盈利,为了这个项目我去找产品,不管它是国内还是国外厂家的,我都把它拿过来使用,这种方式去做我肯定会有利润的,但是既然我们开始决定从事“感知中国”的发展,对我来说也是企业家责任的升华,我们更多的或者说有意的把自己研发的东西投入进去。
举个例子来说:在水中投5个传感器,国外进口的一个传感器只需要20万,而我们自己研发的传感器成本可能远远大于20万。如果只是购置,或许很简单;但是从长远考虑,我还是决定投入资金研发,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才有话语权。而且正因为中国有了,或许也会让国外的价格降下来。所以说中科怡海现在的市场效益还在投入阶段,如果一定要站在盈利的角度来讲,我只能说盈利是在未来,可能是在一年两年之后,但是作为中国的企业,这一步是一定要走的。“感知中国”我们一定要有一颗中国心。我们做的产品一定更要有中国的产权。
高工传感:请您谈一下中科怡海未来的发展远景是怎样的规划?
陆波:物联网给了我们企业一个很好的机遇,后面我们将专注于物联网产业,一方面通过物联网完整的解决方案去带动我公司的对外发展,我们可以走出无锡,打造中国一个又一个的“感知城市”,我们自己用完整的解决方案建设智慧的城市,为物联网的行业应用提供实施方案。同时怡海要快速的形成传感器产品线,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产品,通过产品来帮助其他企业的方案商或者系统集成商把物联网产业快速的发展起来,应用到生活当中去,使得将来的物联网产品像现在的手机一样,是人人买得起的产品。
中科怡海欲借中国物联网产业中心之天时、聚中国工商业发祥宝地之地利、凝太湖之滨政府企业界之人和,秉承“引领物联网、感知中国心”的经营管理理念,践行“诚信务实、快速执行、创新超越、团队制胜”的企业文化观念,努力成为受人景仰的企业集团,让全中国人都能享受到中科怡海人创造的科技成果。中科怡海争取三至五年上市,以更好的在物联网产业中快速、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