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杆没了,电线少了,农村的景色越来越美了。电压稳了,电能足了,农网结构明显增强,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显著提高,粮食产量逐年攀升,各家企业纷纷上马新的生产线,农民的日子越来越好了。
作为吉林省内唯一一家新农村典型供电模式示范工程试点单位,榆树市新农村典型供电模式建设项目,是国网公司结合农村用电特点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举措,是国家电网农电系统有史以来投入最大、影响最广的综合性研究项目。
“弓棚66千伏集成式一体化变电站具有模块化、工厂化、标准化、节能化、智能化、免维护等特点,投运以来,供电可靠率由原来的95.5%提高到现在的99.6%,按供电量1200万千瓦时计算,每年增加利润20万元。”榆树市农电有限公司生产部专工孙令文对这一工程的好处如数家珍。
在榆树市恩育乡建成的3个示范村,恩育供电所所长朱峰切实感受到了智能的好处。“智能表的使用不仅仅减轻了抄表工的工作量,现在,我们的供电可靠率达到了99.7%,电压合格率也大幅提升。”
智能农网的推广,让新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着悄然的改变。
低碳生活 ——从一个充电站开始
走进我国北方高寒地区首座户内多功能大型电动汽车充电站——长春市高新电动汽车充电站,电动汽车进进出出,运营秩序井井有条。
“纯电动汽车清洁环保,节能减排,带给我们的是实实在在的好处,充电的费用比烧汽油节省四分之三,动力性能和行驶里程一点不差。”239路纯电动公交车驾驶员孙涛告别了一身油渍的工作环境,满脸笑容。
“我们保守估计今年将保有4条纯电动公交线路,开发区四分之一企业的班车采用纯电动客车,应该有150辆电动车要到充电站充电。”高新电动汽车有限公司行政总监凌颖良介绍说。
作为汽车城,作为全国首批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城市,长春市异军突起,不仅仅是公交车,私家车也正在驶入纯电动时代,一汽已投入研发资金3亿元,目前混合动力车已进入市场运营,2012年纯电动车将投放市场。
除此之外,吉林省电力公司还将投资1000万元左右,积极推动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长春供电公司也与长春市政府签署了《加快电网暨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合作协议》,联手打造环保低碳交通新模式,共同开创电动汽车时代。
2011年,长春市还将新建净月、高新北区和汽车产业开发区3座电动汽车充电站,安装150个充电桩,全力支持汽车产业绿色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