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十二五智能电网与低压电器智能化的发展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    2011/5/26 9:52:00  我要投稿  
关键词: 智能电网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顾问陆燕荪:完善电气产业创新体系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将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将全面深入进行。在此阶段,“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发布对于装备制造业有怎样指导意义?在“十二五”阶段,电气工业又迫切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近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顾问陆燕荪在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四届二次理事会上建议,企业管理层应将“十二五”规划纲要同此前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内容进行对比,从而进一步深刻理解纲要精神,更好的确定企业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战略。 

陆燕荪指出,“十二五”规划纲要第三篇中明确提出了“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其中,改造提升制造业更是提高现有产业核心竞争力及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 

21世纪的前十年,我国电气企业有效推动技术改造,在装备、技术手段、产品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众多高端装备制造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所谓的高端装备就是高技术、高品质、高附加值。目前,对于企业而言‘十二五’期间需要进一步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陆燕荪表示,“只有依靠现代化的装备、现代化的技术才能制造出现代化的产品,现代化的装备将进一步保障产品及关键零部件的质量及可靠性。” 

与此同时,“十二五”规划纲要还明确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左右,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在陆燕荪看来,尽管电气工业并不在高端装备制造的范畴之内,但电气行业在“十二五”阶段的改造提升,将最终有效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设备制造企业要努力向产业链高端进发,找准适合自己的位置。” 

“十二五”期间,依靠技术创新仍将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而建立电气工业的创新体系也成为此阶段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陆燕荪告诉记者,产品研发、创新过程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基础技术研究,第二个阶段为产品共性技术研发,第三个阶段为具体产品的开发,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阶段实为第三阶段,“而近些年的行业内科研院所体制改革使基础、共性技术研发削弱,甚至缺位,共性技术研究的投入不足,将无法满足电气工业未来快速发展的需要。中小企业很难做到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同时兼顾前两个阶段的研发,因此目前电气行业迫切需要基础和共性技术的供给体。” 

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与科技装备司司长李冶:双重任务考验“十二五”能源产业 

记者获悉,目前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要求和精神,国家能源局正在抓紧制定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该规划内容包括电力工业、煤炭工业、石油天然气、可再生能源、能源科技等行业发展规划,以及“全国电网建设”、“石油、天然气管网”、“农网改造升级”等一系列专项规划及相关产业政策。 

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与科技装备司司长李冶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下一步有关部门将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从能源和资源约束的角度,利用倒逼机制合理控制能源消费,“‘十二五’期间能源行业一方面要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能源保障,另一方面还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及节能减排政策进一步控制能源消费的速度。”

李冶指出,“十二五”期间,能源行业任务艰巨。能源行业、电力行业以及电工电气行业要通过节能减排、依靠技术进步,在既满足能源发展需求的同时,大力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 

同时,李冶还就“十二五”期间几大能源行业及装备制造重点领域的热点进行了简要阐述。 

第一,在火电方面,国家将继续采取上大压小政策,依靠科技进步推动节能减排,“十二五”期间在火电节能减排方面国家有关部门将施以重拳,“火电在未来5年仍将是电力装机的主力机组,‘十二五’期间,火电装机容量大致将达到3亿千瓦,其中包括3000万~5000万千瓦的燃气发电,火电装机容量较‘十一五’期间有所下降。”李冶表示,这也要求我国几大发电设备企业在“十二五”期间积极开拓两个市场,加强企业管理,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第二,“十二五”期间,新能源领域,特别是风电、太阳能等产业应积极、有序发展。“目前新能源装备方面暴露出的问题较多,如风机质量,特别是风机关键零部件,如叶片、轴承的产品质量仍有待进一步提升。”他指出,“十二五”阶段,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市场潜力巨大,“关键是企业所掌握的核心技术和提供的产品质量,未来5年新能源产业还需大力加强标准制定、质量认证与检测的力度。” 

第三,目前通过自主研发和与国外企业合作,我国重型燃机已经可以实现部分国产化,‘十二五’阶段仍需加速核心技术攻关。李冶强调指出,燃机是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载体,如果燃气轮机不能实现国产化,那么调整发电结构就是一句空话。 

第四,在智能电网建设方面,李冶认为,虽然不同国家建设智能电网都需结合各自的电力供应和电网现状,但不同技术方向与路径也有着共同点,首先,智能电网应该是更高效率,更经济的电网;其次,智能电网是更可靠的;再次,是更有利于吸纳可再生能源或分布式能源,更有利于节能减排的。“智能电网的物质基础在于电器设备的智能化,对于电工行业而言,这亦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 

据悉,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构建四位一体的能源科技创新体系,即集基础研究、应用研发、装备制造、工程示范为一体的能源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统筹规划,加强能源科技和装备研发力量,为能源产业发展服务。 

工信部装备工业司重大技术装备处处长杨栓昌:警惕“十二五”期间产能过剩问题 

近年来,作为机械工业的骨干行业,我国电气行业在规模、经济总量、自主化程度方面不断提升,主要产品技术质量升级换代,生产能力迅速增长。然而,在电气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技术创新、市场机制等诸多瓶颈。 

工信部装备工业司重大技术装备处处长杨栓昌表示,目前工信部较为关注产业发展的三个方面。首先,是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根据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电气设备企业资产占有率为18.7%,但实现工业总产值仅占全行业的9%,这说明一些大型电气企业发展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其次,是产业集中度问题。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电气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为37422.80亿元,同比增长了30.74%,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稳步增长。“‘十一五’阶段,电气行业产业集中度有所改善,但未发生突出变化。” 

再次,是产能过剩及重复建设问题。“目前部分电气领域小行业过度依赖要素投入,导致重复建设和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这也将导致企业间的恶性竞争,企业盈利能力和产品质量下降,使产业发展陷入较大风险。”杨栓昌强调。 

文章来源:中国传动网

原文网址:http://www.chuandong.com/publish/news/2011-5/167738.html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