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存辉同时表示,国家智能电网的建设,需要民营企业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需要集中海内外华人学者、专家、科学家、企业家的共同才智。南存辉建议,完善多元化的资本市场,打通融资渠道,鼓励更多的资金进入新能源等优势产业,通过市场融资重组并购加快产业整合,促使优势产业快速成长。南存辉建议,建设智能电网,可以考虑在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中规定省级行政区域年度碳减排标准,制定建筑能耗标准等。建立分级、分区竞赛式的向低碳经济转轨的模式,调动城市智能电网建设的积极性。同时,还要理顺价格体系,包括各类能源的上网电价,推出阶梯式的消费电价,以更富有弹性的价格体系刺激企业和民间投资可再生能源产业的热情,促进节能技术、产品和模式的广泛应用。
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峰会,我国政府作出承诺:2020年非化石能源将占一次能源消费的15%左右,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届时,新能源接入比例大幅提高,对电网智能化提出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南存辉认为,智能电网建设,将立足于本土资源的核能、风能、太阳能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实现“以电代油”、“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能源消费结构转变,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能源安全和能源独立问题。并带动风能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电动及混合动力汽车、现代电力铁路系统等多个产业的发展,从而全面推动我国制造业、交通运输及能源产业实现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