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电力系统互动化进展
如果说信息化、数字化和自动化是实现智能电网的手段,那么,互动化则可以称为智能电网的目的和本质要求。
智能电网中的互动化包含2层含义:①发电与电网之间的互动;②电网与用户之间的互动。电网为发电商提供透明公开的电价信息,发电商之间通过报价竞标参与博弈。同样的道理,用户也通过透明公开的电价信息决定用电量和自有分布式电源的使用情况。通过电力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使得发电与电网之间的互动成为可能。1998年,国务院办公厅发文,首次正式明确要求电力工业实行“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并确定6省(市)电网为首批试点单位。2002年2月国务院颁布《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国发[2002] 5号文),标志中国电力市场改革的开始。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及五大发电集团公司相继挂牌成立。电力市场有3种交易方式,即现货交易、期货交易和远期合约交易。发电商通过博弈,合理地决定在各个市场中的投标发电量实现发电与电网之间的互动。
用户参与是电力市场改革的必然趋势。发电侧开放和用户侧开放,是电力市场化改革的2个方面,缺一不可。但目前中国电力体制改革,仍然局限在行业内部,没有真正扩大到用户端。用户侧仍停留在大用户直购电的试点阶段。
可再生能源发电是智能电网互动化面临的新问题。2005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之后,不仅大型并网风电场和光伏电站得到快速发展,而且与新能源密切相关的分布式发电也得到迅速发展,如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等。
可见,在可再生能源发电快速发展的新的市场环境下,将赋予智能电网互动化新的内涵:①在《节能发电调度办法(试行)》的约束下,发电商之间的博弈与互动呈现新的格局;②用户侧同时拥有可并网的分布式发电设备,可以根据信息平台的实时电价信息,积极地参与到电力供需平衡中。
4.2问题与建议
在电力系统互动化发展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
1)在发电商竞价上网的过程中,“三公”(公开、公正、公平)原则的力度不够,其主要原因是市场透明度不够,还不能真正实现发电与电网的互动。相信随着统一信息平台的建设,市场透明度会得到有效改善。
2)可再生能源发电(尤其是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的装机容量快速增长。但是,目前对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的相关研究(如对系统影响、并网技术规范等)相对滞后。
3)用户侧硬件装置和软件配置还不具备与电网互动的智能化条件。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有步骤地开展以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