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申集团副总经理关长毅谈了四点看法。他说,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第一,技术创新需要人才,必须打造人才高地。2003年,杭申集团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在上海和苏州也建立了研发中心。第二,创造民族品牌需要广泛的产学研相结合,应多与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搞联合研发。杭申的很多产品都是与科研院所合作完成的。第三,精准定位企业产品的市场需求。每个企业的发展愿景和特长不一样,杭申的定位是中高端产品。第四,围绕市场进行产品研发。近几年我们加大了投入力度,开发了智能化产品,把传统产品赋予了新的生命。未来,杭申集团将沿着市场创新发展的路子继续前进。
创造电力行业的民族品牌,就必须加大创新力度,包括民族品牌观念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
智能化时代,我们能做什么?开关行业有无限空间,尤其在新能源领域。首先,智能化电网开关的基本要求是可靠;其次,要在实现综合智力功能上下大工夫;再次,需要考虑怎样与智能电网配合,使开关更加节能环保。
在过去20年间,我国电力工业以每年8%~9%的速率增长。到2009年年初,我国装机容量已达到8亿千瓦,预计2020年将达到16亿千瓦。
作为机械行业的第二大分支,电工行业的发展前景良好。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郝军介绍道:“今年,我国电工产品的产值、出口交货值和利润都保持着30%以上的增幅,完全回到了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作为电工行业发展的主要参考指标,发电设备产量也增长很快。”
但是,电工行业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目前,中国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重只有8%左右,距2020年15%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为了满足新能源对电网的要求,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目标,建设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和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以通信信息平台为支撑,以智能控制为手段,包含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个环节,覆盖所有电压等级,以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一体化”融合的坚强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透明开放、友好互动的现代电网。
建设智能电网主要依托自主创新和民族品牌,在发电、输电、配电、用电和电力调度的各领域,需要大量的智能化设备,这些设备必须适应国情,我国企业具有天时地利的优势,是发展民族品牌的中坚力量。
国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信息资源中心主任王熙亮表示:“智能电网是强电系统与现代信息系统高度融合的系统。应用电力电子技术、分布式电源、储能技术、智能化设备和现代信息技术,可把电力系统建设成为可靠、高效、运行灵活,甚至在事故后可以‘自行康复’的系统。这给电力设备企业提供了机遇和挑战,抓住这个机遇就能在这次变革中得以生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