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逐步开展基于智能电网等附加服务研究;
● 用户友好理论体系,用户友好型电网的特点是有效利用各种清洁能源和用户参与互动的“人、器、网”;
● 智能营销高层软件。
总之,智能电网虽然已经称得上先进,也被许多人视为物联网的典型性应用,但它离真正的理想状态还有一定差距,不能固步自封!
延伸阅读一:国外电网发展状况
在电网发展基础方面,发达国家的电力需求趋于饱和,电网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网架结构稳定、成熟,具备较为充裕的输配电供应能力。
美国的电网基础架构技术陈旧、存在稳定性问题; 电力市场电网瓶颈影响市场效率; 电网安全方面着重在抓防止大停电和恐怖袭击。电力行业从业人员年龄结构老化。美国主要是对陈旧老化的电力设施进行更新改造或依靠技术手段提高利用效率,关注电力网络基础架构的升级更新,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系统智能对人工的替代。
欧洲各国家间电网互联存在问题,而且不同国家的运行模式不同,因此欧洲国家关注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并带动整个行业发展模式的转变,进而满足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的需要。
延伸阅读二:三问智能电网
问题一: 如何确保中国特大互联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答: 智能传感器和PMU等量测装置可以加强对特高压电网的监测; 高级仿真工具能够提供预防性的分析、风险评估和决策支持,以应对特高压、三华联网等复杂的运行环境。另外,智能控制设备有助于解决大电网的稳定问题。
问题二: 在电网经过多年外延式发展的巨大资产规模下,如何提高投资效率、运行效率和经营效率,实现向集约化和精益化的发展方式转变?
答: 基于大规模传感器部署的状态监测可以给生产和运行人员提供更多的信息帮助优化生产和运行方式,降低成本; 输电动态限额等技术能够提高对电网资产的优化利用; 通过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延长资产寿命,降低投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