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装机容量快速增长,但国内对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的相关研究和解决方案相对滞后。
三、智能化用户硬件装置和软件配置使其与电网能够进行互动,仍然需要长时间的研发与实践。
四、除了技术上的困难之外,赢利模式可能是关键的问题所在。投资巨大的智能电网,如何从中找到合适的赢利模式,实现电力公司、设备制造商、服务供应商、电力用户多方共赢,将成为智能电网能否推广的决定性因素。
诚然,这些问题可以解决,但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可以说,中国和欧美情况的主要区别在于资源分布情况,国外从用电终端倒推到配电端,再倒推到智能电网发展战略并不一定适合中国,智能电网和特高压结合在一起可能是比较明确的中国特色。但是,我们也必须吸取国际上的经验和教训,例如智能电网对于分布式能源的支持,因为分布式是未来中国可再生能源并网方式之一。另外,与欧美相似的强调用户侧的智能用电,提高用户侧的用电效率,让用电服务更加优质,这也同样是我国智能电网发展的重点。
标准问题是智能电网发展公认的一道坎,对于标准制订的争夺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接入的问题,二是设备标准的问题。电网公司作为标准制订参与主体,发布的标准还只是企业层面的,如果要上升为国家标准,还需要更多参与方一起进行完善。电网公司目前自己往设备领域发展,的确引发了一些关于标准制订利益冲突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