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当前,我国算力产业规模保持高速增长,对电力供应与保障提出了新挑战,进而有观点认为“算力的尽头是电力”。在算力与电力协同优化发展的大趋势下,电力该如何更好赋能算力?
数据中心是算力的主要物理载体,伴随着图形处理器芯片功率的不断提高,数据中心用电需求持续增长,成为“耗能大户”。近年来,国家电网经营区域内数据中心用电量显著攀升。据相关研究预测,2025年我国数据中心用电量将占到全国用电量的2.4%。供电企业不仅需要做好新型数据中心业扩报装和相关配电网改造升级,更应深入研究数据中心负荷特性,加强预测研判、优化调度措施,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的《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提出,“统筹数据中心发展需求和新能源资源禀赋”“提升算力与电力协同运行水平”。2022年,“东数西算”工程启动,规划明确了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和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致力于平衡算力基础设施布局,并以绿色电力助推绿色算力发展。
算力的低碳化发展离不开清洁能源的支撑。根据规划,到2025年年底,国家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绿电占比将超过80%。可依托电力交易平台支持枢纽节点地区的数据中心参与绿电交易,进一步扩大绿电使用规模,激发数据中心市场主体活力。
此外,基于算力与电力之间的密切关系,电力大数据也能助力算力中心优化用电行为,发挥算力网灵活调度能力,在降低用能损耗的同时缩减运营成本。在青海,将算力中心用电数据输入智能调度模型、生成负荷曲线,可协助算力中心在新能源电力大发、电价更低的时候开展用电量大的智算工作。
电力对算力的赋能与绿色化升级,不仅体现出传统基础设施对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产业的坚实支撑,更彰显了算力需求牵引电力更新、电力支撑反哺算力跃升的“双向奔赴”。二者协同发展将促进实现能源成本和环境目标的双赢,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