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江苏镇江:开展港口岸电供电、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等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和应用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镇江市人民政府    2022/12/28 16:07:48  我要投稿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12月16日,镇江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深入推进计量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通知。

《意见》指出,加快推进计量应用和产业服务。

服务绿色低碳发展。提升碳计量科技水平,推动计量服务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加强碳排放关键计量测试和精密测量技术研究,开发有关测量器具,探索建立碳排放计量审查制度和碳计量服务体系,强化重点排放单位的碳计量研究,推进碳评估、碳计算向碳计量转变,逐步实现碳排放数据的准确、可靠。推进能源、资源和环境相关的低碳计量建设和试点示范,加大计量数据利用力度,服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服务交通运输发展。加强船舶和港口领域计量保障,提升港口作业生产和物流效率。开展港口岸电供电、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等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展电动汽车充电桩强制检定。

原文如下:

镇江市人民政府

关于深入推进计量工作的实施意见

各市、区人民政府,镇江新区、高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

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保证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是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进入“十四五时期”,为全面提升我市现代测量能力和水平,根据国家和省文件精神,现结合我市实际,就进一步推进计量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计量工作的重要指示,深入贯彻实施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国发〔2021〕37号)和《省政府关于深入推进计量工作的意见》(苏政发〔2022〕72号)相关要求,围绕计量科技创新、产业培育和社会共治,突出“双加快”、“双加强”,全面提升我市现代先进测量能力和水平,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我市现代先进测量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计量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协同推进计量工作的体制机制得以建立。

(一)提升计量科技服务水平。建立2个以上计量专业技术委员会,培养2-3名计量学科带头人(行业专家、领军人才),打造2个计量科技创新团队。

(二)增强计量服务保障能力。建成省级航空航天新材料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引导发展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仪器仪表企业做大做强。

(三)健全计量监督管理体制。全市新建和升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38项以上,强制检定项目市级及以下建标覆盖率达95%以上,全市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满足社会95%以上的量值传递溯源需求。

(四)完善计量基础支撑体系。推动计量惠民工程实施提质增效,建设1个以上省级计量惠民示范市(区),引导培育诚信计量自我承诺示范单位300家以上,加强计量文化和计量科普工作,建设2个“计量文化基地”,聘请6名“计量文化宣传大使”。

到2035年,我市计量科技创新水平大幅提升,计量保障能力全面进步,计量监管工作全面加强,建成符合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量值传递溯源和完善便捷的计量技术服务体系。

三、加快计量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一)促进现代先进测量技术创新。充分发挥我市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科技资源优势,完善计量科技创新协作机制,不断强化现代先进测量科技创新基础,建立现代先进测量实验室,针对复杂环境、实时工况环境和极端环境的测量需求,加强测量传感、远程测试等新型技术研究和应用。围绕重点产业发展和民生领域计量创新需求,开展新型量值传递溯源技术和方法研究,开发新型量值传递溯源装置。

(二)建设高水平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围绕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建成省航空航天新材料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服务先进制造业企业200家以上。鼓励计量技术机构联合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开展有效合作,提升计量技术资源服务能力和产业支撑能力。

(三)加强计量专业技术委员会建设。围绕计量服务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以及产业发展和现代先进测量需求,建设面向低碳计量、智能制造方面的计量专业技术委员会。

四、加快推进计量应用和产业服务

(一)服务先进制造业发展。围绕我市航空航天、汽车零部件、海工装备、智能农机装备、高性能合金材料等重点产业链发展和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对计量的需求,加强关键计量测试技术、测量方法研究和装备研制,为产业发展提供全溯源链、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并具有前瞻性的计量测试服务。围绕提升产业计量基础支撑能力,重点开展基础零部件特性量及结构成分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基础材料关键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和性能评价、基础工艺过程计量控制研究和应用。

(二)服务大众健康与安全。围绕疾病防控、诊断试剂、高端医疗器械、康复理疗设备等开展关键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和应用。加强危险化学品生产、建筑施工等领域安全生产相关计量器具的监督管理。

(三)服务绿色低碳发展。提升碳计量科技水平,推动计量服务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加强碳排放关键计量测试和精密测量技术研究,开发有关测量器具,探索建立碳排放计量审查制度和碳计量服务体系,强化重点排放单位的碳计量研究,推进碳评估、碳计算向碳计量转变,逐步实现碳排放数据的准确、可靠。推进能源、资源和环境相关的低碳计量建设和试点示范,加大计量数据利用力度,服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规范节水量节能量计量管理,推行水量平衡测试和电能平衡测试工作。加强对用于生态环境监测、排污量管理、水资源管理的计量器具和计量数据的依法管理。

(四)服务交通运输发展。加强船舶和港口领域计量保障,提升港口作业生产和物流效率。开展港口岸电供电、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等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展电动汽车充电桩强制检定。

五、加强计量服务能力建设

(一)建立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量值传递溯源体系。明确市、县两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重点,新建和升级38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实施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体系动态管理,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提升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公益性保障能力。着眼可持续发展,稳定、持续、全额保障强制性检定工作和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保持全市量值传递溯源体系特别是县级技术机构稳定运转,为技术机构正常开展公益性服务及时解决困难,确保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公益性计量工作持续高效运转。压实法定计量技术机构落实量值传递溯源体系的建设责任,确保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准确可靠、稳定有效,确保强制检定工作有序顺畅。

(三)加快促进现代先进测量技术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计量校准、计量测试、比对、验证等技术服务业,提升现代先进测量服务业的竞争力。推进各级计量技术机构优化运行机制,提升服务能力。规范各类测量服务市场行为,促进测量服务业规范化、专业化发展。

(四)推进计量支撑质量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加强对高校、科研院所所属实验室及检验检测、认证认可领域在用仪器设备的计量溯源性要求,提高科研数据的准确度和测试结果的可信度。深化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服务及应用示范创新,鼓励技术机构针对产业发展,形成“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整体技术解决方案,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一体化基础支撑服务。

(五)建强现代计量人才队伍。加强计量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完善计量人员培训制度,提升计量队伍的监管能力和业务水平。加强注册计量师职业资格管理,探索计量技术机构建立首席计量师、首席工程师、首席研究员等聘任制度。开展计量职业技能竞赛,培养一线计量检定校准操作能手。选树计量先进典型,增强新时代计量工作者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六)提升企业计量管理水平。帮助企业在技术研发早期加强计量工作,建立完善与其研发、设计、生产、经营相适应的覆盖产业全生命周期的计量测试可靠性保证体系。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自动监测仪器和测量技术,研发专用测量设备和管理系统,通过量值溯源和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精准控制和计量数据的有效应用。

六、加强计量监管效能建设

(一)完善计量规章制度体系。健全地方计量规章和制度,完善计量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持续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严格推行国家法定计量单位,规范量和单位使用,逐步建立智能计量器具实时监控、失准更换和监督抽查相结合的新型监管制度。完善计量比对工作机制,落实市场主体计量风险管控主体责任,强化计量风险防范意识。

(二)强化民生计量监督管理。实施计量惠民工程,围绕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生态环境等领域开展计量保障能力建设,切实保障民用水表、电能表、燃气表、加油(气)机、充电桩、电子计价秤、验光配镜设备、医疗设备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量值准确可靠。开展诚信计量示范行动,培育“计量惠民示范市(区)”,推进诚信计量自我承诺示范单位建设。强化乡村民生计量保障,推动计量技术服务向农村地区延伸,加大对涉农物资的计量监管。

(三)完善计量执法体系。加强计量执法协作,建立健全查处重大计量违法案件快速反应机制和执法联动机制,严厉查处打击制造、销售、使用带有作弊功能计量器具和净含量严重失准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伪造计量数据、出具虚假计量证书和报告的违法行为。提升计量执法装备水平,加强计量执法队伍建设。加强计量业务监管与综合执法的衔接,推进信息共享,提升执法效率。做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对举报计量违法行为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奖励。

七、进一步形成推进计量工作的强大合力

(一)强化组织领导。坚持党对计量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于计量工作全过程。各地人民政府要把计量事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实施有效衔接,明确计量发展重点,分解细化目标任务,强化工作责任落实,定期听取计量工作情况汇报,加强计量工作统筹协调,及时解决计量事业发展中的困难问题,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加大财政保障和政策支持。各地要制定有效政策,将公益性计量工作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年度预算,充分发挥现有财政资金对计量能力建设的引导作用,加大对发挥公益性作用的法定计量技术机构、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计量惠民工程的支持,保障量值传递溯源体系有效运行。探索将计量技术机构融入我市科技创新体系,执行相应的科技创新激励和保障政策,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计量重大项目、计量创新平台、计量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鼓励社会各方采取多元化融资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现代先进测量技术研发、计量关键共性技术成果转化、现代先进计量器具设备研发和应用服务。

(三)加强宣传和文化建设。结合“世界计量日”宣传活动,聚焦群众关心和社会关注的问题,大力宣传计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将计量基础知识纳入公民基本科学素质教育体系,通过开设计量科普讲座等形式推动计量走进中小学校园,鼓励有条件的计量技术机构开展“实验室开放日”活动。

(四)加强检查和考核评估。加强计量工作绩效考核,将公益性计量工作作为市质量工作考核重要内容,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取得实效。市场监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实施意见落实情况的跟踪监测,2025年底前对本意见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在此基础上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进一步优化完善下一阶段计量发展的目标和重点任务,推动计量工作不断发展。

镇江市人民政府

2022年12月16日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