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中国能源转型的“世界观”:没有模式 但有锦囊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亮报  作者:翟永平  2018/5/16 9:09:46  我要投稿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在过去的40年,中国能源工业取得了世人瞩目的飞跃发展。中国的能源工业不仅在规模上世界遥遥领先,而且引领着全球能源转型的潮流。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全面、客观地评估一个国家的能源体系?中国能源的整体绩效在世界上处于什么位置?引用国际能源理事会的能源三重挑战评估维度,即安全、公平、环境可持续,更简单易懂的表达就是用得上、用得起、用着干净。

中国在2000年后碳排放大幅度增加,在2014年中国还是世界第一大二氧化碳“出口国”,达到13.69亿吨,占当年中国碳排放总量的13%,其中美国是世界第一大“进口国”,达3.52亿吨,占当年美国碳排放总量的6%。可喜的是,中国近几年雾霾治理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空气污染指数持续改善,北京的蓝天相较往年越来越多。但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中国尚有4.57亿人口用薪柴秸秆取暖做饭,不但是室内污染源,也是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

总结中国能源发展的历程,没有“模式”,但是有经验、有“锦囊”。

从最基本面上说,中国能源供应支撑了经济的高速发展,满足了人民生活改善的需要,但同时也面临艰巨的挑战,以煤炭为主导的高碳排放、高污染的能源结构不可持续,需要向低碳能源转型。中国能源管理不乏行政干预、价格体系包含直接补贴和交叉补贴,今后需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手段实现能源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利用,这是进一步发展的潜能。中国在过去40年里走完了发达国家一个世纪的历程,遇到了别国遇到和没有遇到过的困难和挑战,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可以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交流分享,这是珍贵的“锦囊。”

目前能源是中国对外投资和工程承包重中之重,中国的银行对发展中国家的能源项目贷款额超过世行等多边银行总和(2007年~2014年),但大多数时候,中国的企业和金融机构扮演了项目投资、资金贷款、设备供应、工程设计承包等角色,相对缺乏的是能源专家智力的输出。我们需要把“摸着石头过河”的切身体验总结提升为完整的理论框架和体系。

中国专家走向国际能源咨询市场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用国际上(双边援助、开发银行)的钱,请国际专家解决中国能源问题;第二阶段是用国际上(双边援助、开发银行)的钱,请中国专家解决中国能源问题;第三阶段是用国内(对外援助)的钱,请中国专家解决国际能源问题;第四阶段是用国际上(开发银行)的钱,请中国专家解决国际能源(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问题。亚开行贷款项目所需咨询服务都会在其网站上进行公告,比如国家层面的能源、电力发展规划,政府能源部门、监管机构、电力企业的能力建设与培训等。

我非常期待中国能源软实力输出的另一种“中国时刻”,也就是说中国咨询专家走出去,更多的中国专家加入国际组织,让中国的观点、经验能够对国际能源转型新秩序和发展中国家能源进步发挥影响。

(根据作者在清华大学“全球经济、金融和能源大讲堂”的演讲整理,有删减)

相关阅读:

IRENA:2050全球能源转型路线图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