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我国发展智能微电网的目的
1、最大程度接纳分布式电源。
2、智能微电网将原来分散的分布式电源进行整合,集中接入同一个物理网络,并利用储能装置和控制保护装置实时调节以平滑系统的波动,维持网络内部的发电和负荷的平衡,保证电压和频率的稳定。
3、节能降耗,提高能效。智能微电网同时满足供电、供热、制冷、湿度控制和生活用水等多种需求,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此外,储能单元的参与有利于对系统内部的能量进行调节,高效、合理地利用能量。
4、解决无电地区供电。在中国农村适合的地区,应以户、村为单元组成不同规模的智能微电网,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分布式电源。
5、满足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个性化需求。智能微电网具备实时在线监控的预警能力,提高智能微电网内部负荷供电的可靠性。
6、提高电网整体抗灾能力和灾后应急供电能力。智能微电网能够独立运行,可以迅速与大电网解列形成孤网,保证重要用户的不间断供电。在灾害多发地,组建不同形式和规模的智能微电网,能在灾害后迅速恢复对重要负荷的供电,具有黑启动的能力。
7、智能微电网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微电网自治运行的特点与智能电网的自愈相类似;都需要根据用户的信息进行动态调整,实现供需平衡和优化运行;智能微电网是智能电网安全防御和抵御自然灾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都能满足未来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都允许接入多种发电和储能单元。
五、智能微电网未来发展趋势
由于“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构成中不断增长的比例,可再生能源整合使全球智能微电网的利用呈飞速发展势头。”未来5年,亚太地区、非洲和南美的偏远站点部署将迎来快速增长。此外,智能微电网还将为能源发达地区的设施建设开拓机会。
分析师指出,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是昂贵的整合任务,自定义接口的扩散增加了系统的成本。目前,欧洲和北美的研究机构及大学正在想方设法克服这些连接障碍,尽可能地创造智能微电网参与者的大型价值链,为智能微电网行业供给“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