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能股份在其公告中明确,成立合资公司的目的是“为适应电力体制改革需要,积极介入配售电业务,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而此举有利于发挥公司自身的电力管理技术和经验优势,更好地开拓新的用电市场,拓展经营业务,提升整体盈利水平。”
输配电市场尚待磨合
从行业层面来看,现阶段新电改所带来的市场空间已被市场认证。
以大输配电市场为例,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宋智晨表示,2014年中国输配电业务的销售收入达19494.11亿元,同比增长13.9%;行业利润总额为1177.17亿元,增长率高达23.7%。
“行业发展较快,第三方输配电业务试点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其中,相关设备中,电线电缆制造业务占比接近二分之一,且比重不断提高;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比重不到20%,比重下降幅度较大;变压器、电容器、电力电子元件的比重较低,且较为稳定。”宋智晨指出。
从单一的配售电市场来看,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曾透露,2015年~2020年,国家电网将投资2.7万亿,主要用于建设国家电网的特高压交流骨干网架和跨区特高压直流工程。估计这笔投资可带动相关产业投资3万亿以上,总投资将达到近6万亿元,而这其中就包括配售电市场。
“当下电网公司的功能已类似于‘物流’公司。”一位电力系统人士分析称,在电改推进过程中,各大电网公司的权限被下放到各省级电力公司,且省级电力公司在电力的分配过程中拥有自主权。双方自行协商后,再借助电网公司进行电力输送,而电网公司的赢利点仅剩过网费用。
“这种变革将给第三方配售电公司更多的市场空间,且发电公司自行设立配售电公司后,如果没有行政方面的禁止,甚至可以逐步取消原电网公司,去掉中间环节后,带来企业的盈利模式变更。”前述电力系统人士表示。
如今长江电力与福能股份的合作似乎也会遵循这种思路进行。
上述电力系统人士坦言,长江电力和福能股份均属于发电企业,目前关于电改的相关核心配套文件即将出台,上市公司也会加速布局。此前的各类发电集团成为这一轮提前布局配售电市场的主角,在售电牌照未正式发布前,发电企业提前“卡位”,能抢占一定的市场先机。
不过,即便有了布局的思路,各家已公布正式进军配售电市场的企业距离正式开展业务,还需要进一步的政策认可。在福能股份关于此项投资的风险提示中就明确表示:“福建省配售电公司的设立及开展相关配售电业务尚需取得相关部门的批准,且可能面临运营管理、技术水平、市场销售等不确定因素造成的风险。”
宋智晨坦言,此次长江和福能的合作优点是企业承担的风险相对有限,但对于双方完全一致的持股比例,则或将使其对后续公司的控制能力较弱。
不仅如此,“其商业模式需要与传统电网公司业务进行差异化部署,此外其具体结算方式、市场开拓模式等都还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这些都将考验企业的运作能力。”上述分析人士指出,输配电业务模式要成熟推进,还需要进一步的政策及市场双重指引和磨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