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布局:三类企业携手打造能源互联网入口
根据能源互联网的结构,基础设施、电子信息、电力服务三类企业应运而生。能源互联网内涵即信息能源系统一体化,主要指在电力市场化交易的前提下,以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并网、微电网建设、储能及能源路由器等设施的研发突破为基础,大数据分析、云计算、配电网自动化等电子信息技术为依托,实现的能源及信息在输配侧与用户侧的双向流动。因此从能源互联网的结构来看,产业链布局主要涉及三类企业——
基础设施类(分布式微电网、储能设备、特高压及能源路由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
电子信息类(大数据分析、云计算、配电网自动化)、
能源服务类(电力交易平台、电力服务)。
(一)基础设施类
1.分布式新能源电站及微电网建设
分布式微电网包括可再生能源发电及微电网。分布式微电网即指以光伏电站、风电站以及区域小型电网的建设,既可以并网运行,作为大电网集中式供电的电力补充,也可以脱离主干网实现小范围内就近供电。水电、风电、光伏、储能等多种设备的接入以及能源的双向流动,使得微电网得以以较低的成本实现新能源发电的峰谷平抑与平稳供电。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在分布式新能源电站的布局较多,微电网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2.特高压+能源路由器
特高压实现跨区域远距离电力输送,能源路由器实现区域内设备互联。特高压即指电压在±800千伏以上的直流电及1000伏以上的交流电,其主要功能为实现电网的跨区域电力输送,提高电网的输电能力。能源路由器则借鉴网络路由器的概念,即指通过类似网络IP地址进行区域内发电站的识别,实现端与端的对接。其结构设计主要涵盖储能环节、数据处理及电力电子环节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