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环境保护情况
环境保护分析主要包括典型电网工程是否履行了国家环保部门的环评手续,工程采取的环保措施以及建成后场地周边生态环境、声环境、电磁环境、水环境等是否符合现行相关标准限值要求。
10项工程中有8项工程严格履行了环评手续,但青海西宁-格尔木电气化铁路供电330千伏输变电工程竣工后没有及时组织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内蒙古临河北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投入正式运行后仍未取得环评、水保验收意见。
10项工程在设计、施工、建设等方面均采取了有效措施,基本落实了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要求。大多数工程生态环境、电磁环境、声环境、水环境等指标满足现行相关标准限值要求,达到设计预期。但内蒙古临河北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由于可研阶段设计方案环评措施的预见性和准确性较差,导致工程竣工后环保措施不到位,厂界噪声超标。
二、监管评价
1. 受枯水期水量制约,部分水电配套送出工程利用率偏低
枯水期内水电机组受来水量制约,发电量较少,部分水电配套送出工程利用率偏低,应进一步研究提高水电配套送出工程利用率的措施。
专栏
±500千伏葛沪直流综合改造工程2012年、2013年工程年利用小时数为2985、2186小时,虽已满足将三峡地下电站所发电力送往华东电网消纳的设计预期,但工程利用率偏低。
2.电厂与送出工程投产时序协调,有利于保障电厂及送出工程高利用率
电厂与配套送出工程投产时序协调,可避免电厂“窝电”或送出线路利用率低,有利于保障电厂和送出工程的利用率,实现发电企业与电网企业双赢。
专栏
金安桥水电站送出工程积极跟踪电站前期进度,以主要时间节点为目标,合理计划配套送出工程的设计、建设进度,并结合需要划分为11个标段,由5家施工单位并行施工,优化了施工周期。金安桥水电站2011年3月开始投产,2012年全部建成;金安桥水电站送出工程2009年2月正式开工,2011年5月正式投入运行;两者建设进度的衔接较好,其经验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3.设备国产化的普及,有利于大幅降低工程造价水平
随着国内高压直流工程的增多,国内设备制造商积累了高压设备制造经验,研发能力和设计水平普遍提高。±500千伏葛沪直流综合改造工程、±500千伏德宝直流工程的主要设备国产化比例大幅提高,为工程建设节约了投资,降低了工程造价水平。
专栏
±500千伏三沪直流工程(2006年7月竣工)的主要设备均采用国外进口,换流站的阀厅、换流变压器、直流场设备、平波电抗器等主要设备购置费为231312万元,而±500千伏德宝直流工程(2009年12月竣工)设备国产化水平大幅提高,宝鸡换流站、德阳换流站的阀厅、换流变压器、直流场设备、平波电抗器等主要设备购置费为206000万元,相比三沪直流工程,其主要设备购置费降低了25312万元,降幅为10.94%。
[1] 对于该工程未来年输电量的预计,2014-2016年输电量取近三年输电量的最大值,2017年及以后未来年输电量按核价时所采用的工程利用小时数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