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标准出台迫在眉睫
智能电网计划的宣布给市场带来极大振奋,国内外电力设备商、IT软硬件厂商都早已对这块“大蛋糕”垂涎欲滴。然而,智能电网概念已经炒到极热,但指导具体行动的规划以及相关标准却一直未出台,让不少企业感到焦急和迷茫。
南方电网科学技术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董旭柱告诉记者,我国智能电网国家标准尚缺位,包括国家电网、南方电网都在致力于相关标准的研究编制。这种努力无可厚非,国家有关部门表示,国标的诞生将综合考虑市场多个主体的研究技术成果。
早在2012年5月,科技部发布《智能电网重大科技产业化工程“十二五”专项规划》提出,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电网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建立较为完善的智能电网产业链,基本建成以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智能电网。
为落实国家标准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10个部委印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化发展规划》,2014年5月,国家标准委、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 12个部委联合发布《201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综合体指导目录》,其中就包括了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热力系统标准综合体、智能电网并网标准综合体、光伏发电站运行维护标准综合体、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标准综合体等31项智能电网相关标准计划。
据悉,目前在国家标准委国家智慧城市标准化总体组正在研究智能电网如何支持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在智慧城市体系下的智能电网将主要涉及配电自动化、分布式电源及微电网并网、分布式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双向互动服务、用电信息采集、智能用能服务、智能用电检测、电动汽车充放电、节能与能效、通信网络、信息化应用和信息安全等专业领域,主要包括供电基础设施智能化、提供公共服务便捷化、电网与用户互动化、能源利用绿色化。
4月23日,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司长童光耀在“能源互联网”产业研讨会上透露,国家能源局主导制定的《智能电网建设指导意见》即将出台,此外“十三五”规划中的智能电网发展规划也在制订中。
仍需破解技术屏障
过去的电网是由火电厂、水电厂提供电力,电网的设计和调度长期保持平稳。但随着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发展,电网技术开始出现种种“不适应”。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韩文科表示,智能电网将是未来趋势,“电网今后会越连越大,互联互通”。目前,欧盟也在拨出专项经费,研究跨欧洲的电网,以便更大范围地调度资源,更多地消纳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
不过,在专家看来,智能电网目前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