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浙江省人大副主任毛光烈
智慧城市信息孤岛、网断联难现象仍存在
毛光烈认为,目前智慧城市中信息孤岛、网断联难现象仍存在。智慧城市实际上是物联网的具体应用,其障碍主要有三方面:其一,部门分割、条块分割的小数据中心建设,形成了众多的“信息孤岛”。其二,标准建设相对滞后,标准不统一,业务操作系统软件难以模块化开发。比如人车路等基本的数据单元,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管理部门各搞一套,基础数据单元标准不一。其三,业务传感与应用装备建设,各部门各搞各的,甚至一个部门内部也各搞各的,造成“有网无联”。比如,治安一套探头、城管的一套探头、交警的一套探头。
智慧城市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也不充分。泛在、互联、高效、优质、廉价、便利的网络基础设施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先决条件。而现实是:泛在网建设进展慢、覆盖水平低;各类网络自成体系,相容性低,传输速度、质量不高;网络收费偏高,制约了各类业务物联网的使用与发展;业务专用网(传感网、专用物联网)建设落后,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网络的“最后一公里”重复建设,小区入户重复率高,不利于家庭、社区物联网与骨干网的分别建设、有机对接、业务开发。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高新民
智慧城市有三大关键要素
高新民认为,智慧城市建设有三大关键要素。第一,要以城市运行要素为单位做建设,而不是以城市行政结构为单位做建设,充分实施大系统整合与业务高效协同,形成发展创新模式。城市运行要素有基础设施,这包括物理空间和网络空间的基础设施;还有以基础设施为基础,对人、企业、政府进行服务和管理的项目分类加以实施。
第二,要大量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其中,大数据有严格的定义,我们现在不仅没有充分利用大数据,原来的一些数据也没有很好地利用。
第三,智慧城市建设不仅仅对物,更重要的是对人,需要有公众多方面参与、创新,形成制度化融合机制。智慧城市是长期、复杂性的工作,需要一届一届的政府去推进,需要有相当长的过程去实现,因此形成机制非常重要,老百姓在每个阶段都能受益,这是非常重要的,要让大家有积极性去推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