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美是工业电价低,居民电价高。和欧美相反的是,中国的居民用电价格(约0.5元)大大低于工业用电价格(约1.0元)。大家想想就明白,工业用电对于电网来说相当于批发用户,居民用电对于电网来说相当于零售用户,正常来说,按照销售规模和管理费用,显然批发价不应该高于零售价。中国的居民电价和工业电价的倒挂,是中国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国家在用工业用电价格补贴居民用电价格,这一点大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可是这个电价政策真的是有利于我们这些居民吗?答案是否定的。道理很简单,羊毛出在羊身上。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高额的工业电价被记入生产成本,加入产品售价中,最终仍然是消费者-居民买单。你消费得越多,你支付的隐性电价就越多。电价费用对于个人来说,从可控变成不可控,最终你每月支出的给电网的电费账单是少了,可实际支出隐形电费要大大增加。
9号文指出,中国电力“价格体系没有理顺,市场化定价机制尚未完全形成。现行电价管理仍以政府定价为主,电价调整往往滞后于成本变化,难以及时并合理反映用电成本、市场供求状况”, 要求“妥善处理电价交叉补贴。结合电价改革进程,配套改革不同种类电价之间的交叉补贴”。“结合我国国情和电力行业发展现状,充分考虑企业和社会承受能力,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妥善处理交叉补贴问题,完善阶梯价格机制,确保居民、农业、重要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等用电价格相对平稳”。
逐步取消交叉补贴,恢复电价的市场定价机制是电改的目标之一。取消交叉补贴后, 居民电价势必上涨, 工商业电价必然下调。工商业电价下调,必然导致社会整体商品物价水平相应下降,包括柴米油盐酱醋茶、住房、医疗、交通等等,居民生活无所不包。我们知道,电费在居民生活费用中比重很小。一个北京普通居民3口之家平均用电大约为每月100度电,电费50元,占居民生活支出(按平均5000元计算)比重仅为1%。以1%的部分的涨价换来99%的部分的降价,显然中国城乡居民整体支出将大幅下降。以小博大, 何乐不为?居民终将是电改的受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