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防系统高度发达的现在,物联网实际上已经自然而然的应用在其中了。实际上,当走上网络化这条道路时,安防系统就已经属于物联网范畴。我们不妨分析一下,物联网是通过实现人与人(P2P)、人与物(P2T)以及物与物(T2T)之间的互联互通,最终达到人们对相关信息的远程了解,而安防系统正是通过前端采集设备如视频监控、报警传感器、门禁终端等设备,经由网络,让用户去了解远距离的人与事的现在以及过去的情况,并对未来进行预判,达到了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联系。前端采集设备形态多样化,除了传统物联网所涉及到的各类传感器如红外、RFID、雷达等,还有集成了不同功能,在不同应用场合下使用的监控摄像机。强大的前端采集设备可以为不同应用场景提供不同类型的数据,如何有效的利用如此繁多的数据,恰恰成为了当前安防系统乃至整个物联网体系所要解决和正在解决的首要问题。
对于安防系统而言,完成数据的业务化主要由集成平台和大数据存储系统来实现。集成平台需要实现人机交互功能,大数据存储系统则主要实现数据存储和数据分析功能。各类前端数据经过网络传输到后台系统之后,有的可以直接通过平台进行展示,如实时视频图像,有的需要通过平台的简单处理进行展示,如相关报警联动、智能化报警服务等,还有的则需要通过大数据进行后台的挖掘处理,利用符合场景的具体算法经过分析计算之后,再经由平台进行展现,如交通执法中的套牌分析、公安执法中的刑侦系统都需要大量的数据后处理,经过严谨统计建模,达到事后分析与事前预判的效果。对于用户而言,最直观展现出前端的事件与后台的人物之间联系的,也正是系统平台的人机交互界面。
物联网与安防平台的发展
通过前述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就物联网而言,安防集成系统,是通过前端多样化的采集设备对信息进行采集,然后再通过安防集成平台的业务化体现,从而达到安防系统中的P2T、P2P和T2T应用。这看似简单的应用关系,却需要强大的技术力量做支撑,包括功能各异的前端设备,灵活高效的网络系统,稳定安全的存储体系,功能强大的数据分析以及业务化人文化的集成平台。
功能各异的前端设备,如视频监控系统,已经由以往单纯的视频采集,朝着业务化、场景化发展。最成功的当属交通专用抓拍设备,在其前端采集系统中集成了众多的智能化应用,可以对过往车辆实现车牌抓拍,车辆行为判定和保存,并与后台大数据系统结合,实现了交通执法的远程化、规范化和精确化,成为了当今交通执法不可或缺的执法工具。对于其他的应用场景,视频监控系统自身的智能化发展,也是其业务化的必然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