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4年9月底,黑龙江省运行电厂296座,总装机容量为2454.3257万千瓦。其中风电场62座,装机容量为411.895万千瓦;生物质电厂26座,装机容量为53.4万千瓦;垃圾电站5座,装机容量为2.79万千瓦;光伏电站7座,装机容量为1.07万千瓦。
强化区域互联,扩大消纳范围
随着新兴产业不断落户、开工,为确保新能源项目工程顺利建设,国网黑龙江电力加强新兴产业建设临时用电工程建设。新能源工程项目完成后,为确保清洁能源及时上网,先后投资建设了与之相匹配的输变电工程。
为了助推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国网黑龙江电力建立了从客户用热品质保持当地标准——热价——销售电价——输配电价再到发电上网电价的传导机制,调查发电企业与供热企业的直接交易模式,研究政府的配套支持政策,与发电企业、电网企业联手深入研究以电代煤、清洁供暖这个市场的可行性,积极培育开发新型电能消费市场。
国网黑龙江电力积极应对风电等清洁能源上网瓶颈,强化区域互联,扩大消纳范围,通过跨区互联,扩大风电消纳范围,提高清洁能源开发利用规模。新能源上网后,该公司借助煤电基地外送通道,“打捆”输送风能资源,大幅降低了风电输送成本。在开展新型用电市场调研工作中,国网黑龙江电力在提供分布式光伏项目优惠条件的同时,全力做好并网服务,明确具体并网工作,压缩管理层级。
“针对黑龙江地区风电大规模集中投产的现状,为了最大限度增加电网接纳风电能力,我们公司多次到风电现场调研,了解现场需要解决问题,落实相关职能部门研究解决方案。在提供分布式光伏项目优惠条件的同时,由客户服务中心一口对外,并网流程遵循‘内转外不转’的原则,减少了业主协调难度。”国网黑龙江电力专业部门负责人说。
能源产业快速发展显成效
黑龙江省全面推进新能源产业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截至2014年9月底,全省新能源累计发电量65.16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总量10.41%。其中,风电累计发电量46.5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7.43%;生物质电厂累计发电量18.18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9%;垃圾电站累计发电量0.36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0.06%;光伏电站累计发电量0.13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