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探秘电力“无人机”巡线:“飞巡”15分钟顶人工1小时(图)(2)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4/10/30 12:16:52  我要投稿  

在演示现场,一架自制的小型四旋无人机在工作人员的操控下,向几百米外的铁塔缓缓飞去,它此次巡航的任务是通过遥控拍摄对输电导地线、金具、绝缘子及铁塔锈蚀和污秽、线路走廊等情况进行监测,全方位获取输电线路的图像资料,代替人工攀爬巡检。

与过去翻山越岭、人工攀爬杆塔的检查方式不同,无人机可以轻松到达距离地面100多米高的铁塔上方,利用高清相机实行全方位、多角度实时观测和高清拍摄,实现点对点的故障查巡。还可对线路中有可能存在的隐性或潜在的缺陷隐患进行定点排查,及时掌握特高压输电线路设备的运行状态。

“以前对位于不同山头的两基铁塔的巡视往往要耗费1个多小时,劳动强度很大,而无人机等于给巡线工作插上了飞速的‘翅膀’,现在只需要十五分钟就可以轻松完成,而且还能拍到以前望远镜都看不清的‘死角’。”巡线人员小陈说道。

无人机的研发并非一帆风顺。每一架成功运用的无人机,都要经过上百次的试飞,将问题一点点改进才得以成功运用。漳州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室书记黄荣清介绍说,去年的一次试飞出现了故障坠落到当地的一个水库里,最后所有工作人员全部脱衣充当潜水运动员跳到水库里去找,一架无人机的成本高昂,至今想起仍十分心疼。

漳州供电公司带电班班员林火煅告诉记者,其实“无人机”就是“会飞的照相机”,但一架无人机的正常寿命约150次巡航,电池用久了,车轮各种零部件都会损耗。有些零件、系统要重新调整,重新试飞才能使用,现在有的机型机身偏重,以后将会逐步加以改进。

林火煅表示,今后团队将往防水无人机方向进行研究,能够运用于恶劣天气的全天候无人机,也正在努力尝试设计制造一架类似于美国鱼鹰的旋翼无人机,使无人机更好地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截至目前,漳州供电公司已配置微型四轴无人机8架、小型四轴无人机10架、中型六轴无人机3架、大型八轴无人机2架,先后开展了220千伏和Ⅰ、Ⅱ路,天龙Ⅰ、Ⅱ路等输电线路进行差异化巡视和状态评价,总飞行300余次,飞行里程达200公里,累计巡检线路达140公里。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