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托马斯·J·奥维比:电网运营大数据的实际应用(4)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赛迪网    2014/10/29 13:56:16  我要投稿  

回到这张幻灯片,那么为了应对这样一个发电量的瞬间丢失,系统频率会下样,这个时候会有各种各样的自动控制系统,来去生效。而当这些系统生效之后,他们会防止系统频率的下降。其中一个挑战就是可再生的这样一些发电,比如说风力发电机,通常他们都是属于最高的一个输电,所以太阳能电是没有惯性的。电网控制非常的好,那么事实上在电网出现,也就是在19世纪的时候,我们就一直再去对它进行控制,比如说当雷击,出现电网故障,发生的故障的设备,必须尽快地去停止服役,高压故障应该在0.05秒时间周期内,避免热力和机械损坏。

还有地磁的平抑,会造成高电磁场的损坏,这是我们谈到了对电网的控制度,我们要快速让这块输电线停止控制,但是又要有一个规模的控制。但是这种控制是由自动管理中心和这样一套系统来去组合的话,我们通常把它称之为EMS能源管理系统,这种系统主要由SCADA数据驱动,指监管式的控制和数据收集,那么可以说SCADA是一个非常好用的方式,我们会通过SCADA收据的数据,进行创建功率流模式,就是刚才展示的芝加哥电网,然后我们会做一些紧急或者偶然性的分析,来看它是否是N-1的这样正常状态,所有这些规划是以实施的方式去发生,或者静实施,只有SCADA系统,电网本身速度快于一秒,而SCADA仿真,快于一秒不够用,如果做模型预测和实际情况有出入,这张图红色的线代表电网系统频率,这是在南加州2011年所出现的一个情况。也就是它的频率降的太低了,结果电网实际的性能和模型做出来的性能是不一致的,实际的电网告诉我们这个模型预测的结果是不准的,所以我们要验证这样一个预测。我们怎么做使用了相量测量单位PMU,不是几秒钟取一次样,每秒取30到60次,上面曲线图告诉你区别,电脑实际发生情况,每秒取几次可以看到区别,我们丢了很多的振荡产生的曲线。这个PMU就是现场测量,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数据。

现在在中国部署了很多,因为现在采样、取样比较多,速度比较快,这样有更好、更准确的判断,另外我们现在实时从状态估计,至少需要数秒钟时间,变为直接状态测量,这样可以不断地进行观察,这样可以给你更多的这种可能性,让你更快、更广地区的控制,这样还可以进行这种更好的模型,了解更好的电网情况。我所从事的研究一个领域,就是怎么样来避免灾难性的事件,其中包括地磁干扰,比如说出现了大型日冕物质喷射,对地球磁场发生冲击,形成准直流电,高压转换器饱和,非常危险的。魁北克1994年遇到这种情况,出现高压情况非常危险,这样也是不断地在研究的一个领域。我们朝什么方向来发展,我们希望更大范围进行更加复杂的监控。当然有数据来支持的,牵扯很多数据,有很多控制系统,有很多传感系统、数据,都在电网上,我们在电力行业中需要能够帮助大数据行业,就是你们这些人,你们也需要我们获得稳健、可靠的电源供应,这样能够进行其他的科研工作,相互之间都是互相依存、互相支持的。才能对大家带来更好的扶持。这种可靠的电力对于现在社会至关重要,谢谢!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