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后摩尔定律”之下,由于硬件制造能力相对过剩,实际上加速了硬件升级节奏。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高水平硬件能力的过渡来吸引用户的企图,实际上很难以长期维持。在另一方面,多种智能终端的兴起,实际上也意味着“去中心化”的格局,任何想掌控用户、成为家庭核心信息入口的企图最终都不能成立。
相反,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软件效能是比硬件能力更重要的竞争力。2010年12月,一个由美国白宫科学技术顾问组成的独立小组发布的报告援引了一项研究的结论。结论表明:源于软件算法的不断改善,往往远远超过采用速度更快处理器所带来的绩效收益。该报告表明,在这15年里,运算完成速度提高了4300万倍,其中1000倍来自于处理器速度提高,43000倍则是来自软件算法效率的改进。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运营服务商来说,基于软件能力提升运营效率、提升用户粘性,将是比硬件捆绑更重要的途径。
有线网运营商的上述家庭网关产品设想,正是抛弃了硬件能力包袱,在提升服务灵活性(主要体现为IP转码)、延伸服务范畴(覆盖多种终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用户自身智能终端的硬件能力。或者说,家庭网关产品将智能终端硬件所有权、控制权重新还给用户,让用户自主选择接入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