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发展特高压是必然选择
关于交流特高压,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认为,国家电网在整个交流特高压的安全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研究,做了大量计算,在避免安全事故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在造价方面,一开始交流特高压的造价比较高,我们也在不断完善,包括不断改进输电器材,不断降低成本,现在交流特高压的经济性已经得到比较大的改观。
我们的输电能力也已经达到标准,比方说从山西到南阳的输电线路,现在已经可以输500万千瓦了,而如果我们用交流的常规的输电方式,只能输大概100万千瓦。中国的人口高度聚集在比较狭小的地区,如果采用普通的输电方式,就需要铺设更多的高压输电线路,实际上就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而我们的土地资源是非常宝贵的,如果输电线路占了大量土地,对整个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就会形成很大制约。
此外,对于中国来说,我们的用电量可能还要不断增加,现在我们人均用电大概只有3000多度电,而发达国家相对较低的是人均消耗将近7000度电,因此我们的用电量可能还要增加一倍左右。这样的话,我们的输电能力可能要面临新的挑战。
和传统的输电方式相比,可能交流特高压在安全方面还有一些问题,因为它的容量大,一旦出问题,可能影响面更大。但不能说有问题,就不去面对它,我们要尽可能提高交流特高压的安全性。此外,我们要发展分布式能源,一边搞特高压,一边发展分布式能源。在一些关键的部门比如说政府管理部门、军事部门、医院、学校等地方,要发展分布式能源,万一出现问题的时候,也有分布性能源可以支撑。对中国来说,才能真正保证我们的能源供应安全。
原国电通信中心主任丁道齐:发展交流特高压就是倒退
几十年从事电力行业工作的原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副主任、原国电通信中心主任丁道齐,是业界为数不多的反对推行交流特高压应用的专家之一。他甚至认为,“交流特高压电网是中国电网发展的大倒退。”他说到,目前,我国已经建成覆盖6大区域超高压电网,区域电网间直流互联,区内结构紧密,超高压线路总长度堪称世界第一。但截至2010年底,交流超高压输电线路中,全国60%的500千伏线路均运行在设计经济输送功率的50%及以下。在此基础上加以扩建和改造,6大区域电网完全可以满足中国未来10~20年发展的需求,没有必要耗巨资新建交流特高压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