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使用新能源需要投入多少新的成本。我们现在谈可再生能源投入,只讲了发电成本,可是管理成本也在上升。例如电网需要有储能,有备份,风能和太阳能存在不稳定性,这么大的占比,出现特殊情况应对的成本也要高很多。
美国综合实力远大于中国,都没有实现这个目标,说明可再生能能源的发展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市场是最好的检验方式,否则石油价格就该大跌了。
总之,我很难想象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怎么能增长到80%,他们(WWF)做模型预估的假设条件是很难达到的。我相信,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都会以煤为主。两个原因,一个我们有煤,没有别的优势;第二个,煤便宜,其他都很贵。在雾霾程度可以接受的情况下,我们会选择煤炭。
艾拉˙周,MingX公司能源部主任,该公司为中美低碳技术双边投资提供咨询服务
要在2050年前达到80%的可再生能源目标,中国在可再生能源行业就不能满足于制造者和消费者的角色,而要成为创新者。中国在太阳能发电和风电领域巨大的生产能力受到世界瞩目,也成为贸易的主角。自2008年起,中国一直是最大的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国。2012年,中国生产的多晶硅占世界总量27%,晶片占80%,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占66%,晶体硅太阳能组件占69%。2011年,中国成为最大的风塔制造国,风轮机转子叶片产量占世界总量的25%。美国能源信息署数据显示,中国是可再生能源最大的市场,也是增长最快的市场,仅2013年一年,风电新增发电能力16.1GW,太阳能发电12GW,风力总发电能力达到91.4GW,太阳能发电20.3GW。
但最需要关注的是,中国能否进入价值链上游,成为能源创新大国。在一定程度上,这正在成为现实。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称,中国每年可再生能源专利的登记数量超过欧洲专利局,增长速度比任何一个国家都快。中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技术领域专利累计数量也超过其他国家。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已经成为能源领域的创新者,但中国推动可再生能源市场增长的发展方向是正确的。中国放宽可再生能源融资限制、提倡“绿色信贷”、简化行政程序、改革政府官员评价机制从而把环境问题摆在优先位置,种种措施都有利于可再生能源市场的持续增长。从长期来看,这比国家拨款资助研究更有助于推动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