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大规模的宽带建设也占用了运营商较多资金,FTTH带来高带宽接入的同时,给运营商带来了较大的资金压力。大规模的部署,大资金的投入,带来的却不是高回报,而是“增量不增收”的难题。产业链不禁会反思,既定的宽带战略如何落地?“光进铜退”的战略是否可行?“光进铜退”之后,大量闲置下来的铜线资源该如何处理?光纤入户的成本压力与部署难度,让运营商不得不重新考量铜线的价值。于是,一场无声的抗争,以铜线的“以退为进”取得了胜利,同时也保住了自己在“宽带中国”这出大剧中的戏份,虽不是男一号。
焕发新生:从全球范围来看,铜线资源的闲置并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而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只是在全球兴起的国家宽带运动浪潮中,由于中国电信运营商DSL部署最广,铜缆资源最大,所以这种现象也就表现的最严重。
智慧城市下大数据、高密度给未来增加不确定因素
而作为基础设施之一的数据中心的布线系统与网络设备不一样,网络设备通常3-5年需要更新换代,数据中心的布线系统特别是光纤布线系统,通常需要支持约2~3代以上的网络设备的更新,所以光纤布线系统的部署应用上必须比实际当前网络应用超前3~5年。
大数据时代、云计算、高密度等需求,给数据中心综合布线采用铜缆还是光纤带来不确定因素。无论是采用光纤还是铜缆布线都必须给未来几年数据传输提供充足的余量,从这方面看,光纤布线优势明显。
云计算数据中心采用更为简洁的二层网络架构——TOR架构,在云计算数据中心TOR架构的采用,使得布线系统光纤应用量在增加,而铜缆的应用潜在总量在缩减,架构改变给光纤带来机遇,同时数据中心有这严格的散热要求,数量庞大的铜缆布线不利于数据中心散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