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谋突围
“相比三十年的快速发展,面对当前的经济数据,压力的确比较大。”柳市镇镇长包光许坦承,当前电气产业处于低谷时期,政府、行业和企业正在合力寻求突围之路。如何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柳市党委、政府一直在想方设法,加大服务力度,重振柳市电气雄风。
政府、专家、企业共商突围良策,小至单个企业的脱困,大到整个产业的突围,形成了广泛的共识: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提高产业链的竞争力。
柳市新光工业园区东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里,一块块半导体在流水线上封装、测试。它们最终将被运送到上海、深圳、苏州等地的电子企业。
“长三角、珠三角有很多和我们类似的企业,客户选择我们是因为在同等质量的前提下我们的价格要低得多”,东和电子总经理郑石磊说,企业开发了铜线替代金线技术的优势,成本降低了十几倍。
如今,柳市的大小电气企业,几乎都设有专门的技术研发团队,不少企业科研经费占企业销售额的比例高达5%。还和国内外一流科研院所积极合作,搭造起产学研结合的桥梁。
当地政府通过引导、补助、建立专项基金等方式,引导企业建设一批企业研究院、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等,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海外研发基地、并购海外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依托国内外先进的科研力量,助推柳市电气产业升级换代。科技进步对全镇生产总值的贡献率逐年提升。
在科技创新不断发力的同时,不断丰富与完善的产业链也在助推着柳市电气产业不断优化升级。
一大早,在柳市柳青北路,来往人群南腔北调,这条四五百米长的路上,大大小小有20多家物流配送中心,货车把一批批电器运向全国各地。
“1500公里之内24小时送到,柳市的物流是出了名的速度快”,浙江博达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徐岩飞说,正是因为“快”这一点,不少温州甚至其他城市的客户都会把货专程拉到柳市转运。
为了提速,徐岩飞的技术团队,专门研发出新型的收发货电脑系统,使收发货过程变得“像超市收款机扫货码一样简单快捷”。“只需要25秒,比原来缩短了四倍的时间。”如今,这样的系统也被柳市物流企业广泛使用。
“要实现柳市电气产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现代物流业的支撑。”柳市镇经济发展分局局长杨旭明表示,有了现代物流业“跑得飞快的腿”,柳市电器产业的转型发展之路才能行而渐远。
在柳市物流业兴旺的同时,一股“电商换市”的风潮也方兴未艾,“电气”与“电商”在这里擦出越发灿烂的火花。
最近,中国线缆领军企业兴乐集团,开始了一系列的尝试:创建家装电器电商平台“兴乐易购”,创办柳市第一家专业电气材料电商平台“电气材料网”……
谈到投身电商的初衷,兴乐集团董事长虞文品表示:“电商是大势所趋,要考虑的不是做不做,而是怎么样做好。”目前,兴乐集团自身产品网络销售的比例已经占到了六成,还为柳市其他电器企业提供网上销售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