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找原因新试验“诊断”干扰源
虽然已经明确是电磁干扰影响了采集器的正常工作。但是,干扰因素到底是什么?具体的数值是多少?对于首次应用于500千伏电压等级智能变电站的电子式互感器,试验设备能否实现精确测量?已有的技术条件能否解决?一旦解决了采集卡的故障,会不会影响其他设备……一连串问题摆在了攻关组面前。
经过反复商讨,攻关组决定,在金城变开展“快速暂态过电压及外壳瞬态地电位升高”测试,测定执行线路投运操作时,HGIS内的二次设备受影响的具体情况。这一试验项目在国内尚无先例。攻坚组先后咨询了中科院院士和清华大学电气工程专业教授,详细查阅了国内相关资料,并进行了大量的模拟演算和现场测试。
2012年1月,寒风刺骨。当大多数人还留在家中享受春节假期的温馨时,攻关组的成员们却在金城变现场与猎猎寒风和冰冷的试验设备为伴。2月11日,经过连续3天的系列试验,攻关组对500千伏一串及六串电子式互感器进行了国内首例“快速暂态过电压及外壳瞬态地电位升高”测试,成功捕捉到了设备运行过程中的重要参数,获得了珍贵的第一手技术资料。
“这例全国首次试验,有力地证明了在投运操作瞬间,组合电器内会产生能量高、频谱宽的电磁干扰,并且其数值远远高于现行标准。”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科信部副主任冯利民说,“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企业层面的技术问题,一旦电子式互感器信号采集器的抗电磁干扰问题得以解决,意味着这种新设备的技术标准将由我们书写。”
反复研讨坚定攻关方向
随着故障原因的水落石出,解决问题这一“终极考验”摆在了攻关组的面前。面对这样一个影响到整个行业适用标准的重要课题,攻关组多方奔走,希望通过现场调研和专家讨论,找寻最合理的解决方向。
2012年3月,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在陕西西安召开研讨会,行业专家、金城变的设计单位和电子式互感器的生产厂家等悉数到场,就金城变HGIS内部电子式互感器的改进工作进行全面讨论。参会各方先后提出多种方案,但在攻关组提出疑问后均被一一否定。最终方案只剩下两种:一种是金城变电子式互感器改回常规电磁式互感器,另一种是将电子式互感器采集器抗干扰这一难题彻底解决。
是前进还是后退?参会者各持己见。此时,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负责人的一席话,拨开了众人心中的踌躇:“开弓没有回头箭。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承担着国家电网公司第一批智能变电站试点工程的建设使命,破解智能设备的技术难题,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要倾尽全力,将问题研究透、解决好,确保金城变顺利投运!”
坚定的信念明确了前进的方向,更多技术专家加入到科技攻关的队伍当中。